大别山蕨菜栽培与加工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导

团体标准 603
本规程解读大别山蕨菜栽培及加工技术,详细阐述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到加工的各个环节,旨在提高蕨菜产量和质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消费者对绿色、健康、无污染的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大别山蕨菜,以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成为山野菜中的佼佼者,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为了确保大别山蕨菜的栽培与加工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我国绿色食品协会发布了T/CGAPA 024-2023《大别山蕨菜栽培及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大别山蕨菜栽培与加工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导,大别山蕨菜栽培与加工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导,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T/CGAPA 024-2023《大别山蕨菜栽培及加工技术规程》概述

该规程作为绿色食品协会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全面规范大别山蕨菜的栽培、采收、加工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规程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种选择:根据大别山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应性、产量和品质俱佳的蕨菜品种,如蕨、乌蕨等。
  2. 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3. 采收标准:根据蕨菜的生长阶段和市场需求,确定采收时间、部位和数量。
  4. 加工技术:包括清洗、切割、蒸煮、冷却、包装等环节。
  5. 质量控制:对栽培、采收、加工等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确保产品质量。

规程解读

蕨菜品种选择

大别山地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宜多种蕨菜品种生长,根据规程,栽培者应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如蕨、乌蕨等。

栽培技术

  1. 选地: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pH值适宜的地块进行栽培。
  2. 整地:深翻土地,清除杂草,施足底肥。
  3. 播种:采用或育苗移栽的方式,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
  4.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适时施用氮、磷、钾等肥料。
  5.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
  6.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病虫害。

采收标准

  1. 采收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和蕨菜生长阶段,一般在春末夏初进行采收。
  2. 采收部位:采收嫩叶,剔除老叶和病叶。
  3. 采收数量:根据市场需求和产量,合理确定采收数量。

加工技术

  1. 清洗: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
  2. 切割:根据产品规格,进行切割。
  3. 蒸煮:将蕨菜放入蒸锅中,蒸煮至熟。
  4. 冷却:将蒸煮后的蕨菜迅速冷却,防止变质。
  5. 包装:采用无菌包装材料,确保产品质量。

质量控制

  1. 栽培环节:对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等进行严格监控。
  2. 采收环节:对采收时间、部位、数量进行严格把控。
  3. 加工环节:对清洗、切割、蒸煮、冷却、包装等环节进行严格监控。

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规程的实施,确保大别山蕨菜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提高市场竞争力。
  2. 保障食品安全:规程对栽培、采收、加工等环节进行严格监控,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3. 促进产业发展: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大别山蕨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4. 提高消费者满意度:高品质的大别山蕨菜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无污染农产品的需求。

T/CGAPA 024-2023《大别山蕨菜栽培及加工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规范大别山蕨菜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企业和农户应认真学习和贯彻规程,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