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137-2023标准解读,温室重茬土壤修复技术规程助力产业升级
新发布的DB15/T 3137-2023标准《温室重茬士壤修复技术规程》为我国温室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旨在解决重茬问题,提升土壤健康,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该规程将引领行业采用先进技术,确保温室土壤质量,促进农业持续高效生产。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设施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作为我国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由于连作造成的土壤病害、营养失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国最新颁布了DB15/T 3137-2023《温室重茬土壤修复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规程背景
温室重茬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重茬土壤中,病原菌、害虫、杂草等生物量增加,导致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和品质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农业科研部门经过多年研究,成功制定了DB15/T 3137-2023《温室重茬土壤修复技术规程》。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温室重茬土壤的修复,包括土壤消毒、改良、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土壤消毒
- 物理消毒:采用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等方法,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
- 化学消毒:选用高效、低毒、环保的消毒剂,如氯化苦、溴甲烷等,进行土壤消毒。
土壤改良
- 有机肥施用: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 生物菌肥施用:施用生物菌肥,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提高土壤肥力。
施肥
- 氮、磷、钾肥合理施用: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避免过量施用。
- 中微量元素肥施用: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补充中微量元素肥,确保作物生长所需营养。
病虫害防治
- 农业防治:采用轮作、间作、覆盖等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防治病虫害。
-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环保的农药,合理施用,降低农药残留。
修复效果评价
根据作物生长状况、产量、品质等指标,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
规程实施与推广
-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农民对规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 建立示范推广基地:在重点地区建立示范推广基地,展示修复技术效果,带动周边地区推广应用。
-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产量和品质。
DB15/T 3137-2023《温室重茬土壤修复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实施该规程,可以有效解决重茬问题,提高产量和品质,促进我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规程也为设施农业作物重茬土壤修复提供了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