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引领,DB37/T 4626-2023助力韭菜绿色防控,开启安全生产新纪元

团体标准 601
《DB37/T 4626-2023 韭蛆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发布,标志着韭菜安全生产迈入新阶段,该规程从绿色防控角度出发,为韭菜种植提供科学指导,确保韭菜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韭菜,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品种之一,市场需求旺盛,韭菜蛆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韭菜的产量与品质,为有效遏制韭菜蛆病,确保韭菜安全生产,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了DB37/T 4626-2023《韭蛆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为韭菜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新标准引领,DB37/T 4626-2023助力韭菜绿色防控,开启安全生产新纪元,新标准引领,DB37/T 4626-2023助力韭菜绿色防控,开启安全生产新纪元,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规程背景

韭菜蛆病是韭菜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主要由韭菜蛆(Chionaspis allii)引发,韭菜蛆以幼虫形态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季化蛹,成虫产卵于韭菜叶鞘上,幼虫孵化后侵入韭菜根部,导致韭菜生长缓慢、叶鞘腐烂、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导致绝收,为有效控制韭菜蛆病,保障韭菜安全生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韭菜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防控原则

DB37/T 4626-2023《韭蛆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明确了韭蛆绿色防控的原则,具体如下: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韭菜生产过程中,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韭菜蛆病的发病率。
  2. 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利用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韭菜中农药残留。
  3. 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根据韭菜生长特点和韭菜蛆的发生规律,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提高韭菜品质。

防控措施

  1. 农业防治

    • 合理轮作:实行韭菜与作物轮作,减少韭菜蛆病的发生。
    •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残枝落叶,减少韭菜蛆的越冬场所。
    •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韭菜生长。
  2. 物理防治

    • 利用黄板诱杀:在韭菜田周围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 灯光诱杀:在韭菜田内设置灯光,诱杀成虫。
  3. 生物防治

    • 利用天敌:引入韭菜蛆的天敌,如鸟类等,控制韭菜蛆的发生。
    • 利用微生物制剂:使用生物农药,如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等,抑制韭菜蛆的生长。
  4. 化学防治

    • 合理选用农药:根据韭菜蛆的发生规律和农药残留标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 科学用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避免产生药害。

DB37/T 4626-2023《韭蛆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韭菜种植者提供了有效的防控措施,有助于提高韭菜产量和品质,保障韭菜安全生产,在实际生产中,韭菜种植者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韭菜蛆的发生规律,灵活运用绿色防控技术,降低韭菜蛆病的发病率,为我国韭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