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1298-2023 绿茶连续自动化加工设备配置规范深度解析与应用展望
《DB33/T 1298-2023 绿茶连续自动化加工设备配置规范解读与应用探讨》一文对最新绿茶连续自动化加工设备配置规范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施策略和效果,旨在提升绿茶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绿茶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名茶,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为了提升绿茶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确保茶叶品质,我国推出了DB33/T 1298-2023《绿茶连续自动化加工设备配置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并探讨其在绿茶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DB33/T 1298-2023 绿茶连续自动化加工设备配置规范概述
DB33/T 1298-2023《绿茶连续自动化加工设备配置规范》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绿茶连续自动化加工设备配置的行业标准,该规范详细阐述了绿茶连续自动化加工设备的配置原则、设备选型、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旨在引领茶叶生产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进而提高绿茶的生产效率与品质。
规范解读
配置原则
DB33/T 1298-2023规范提出了绿茶连续自动化加工设备配置的四大原则:
- 适用性原则:设备配置需满足绿茶生产的技术要求,适应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的绿茶生产。
- 先进性原则:设备配置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经济性原则:设备配置需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运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可靠性原则:设备配置应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故障率。
设备选型
规范明确了绿茶连续自动化加工设备的选型要求,包括:
- 茶叶原料预处理设备:如茶叶清洗机、风选机、筛选机等。
- 茶叶杀青设备:如蒸汽杀青机、热风杀青机等。
- 茶叶揉捻设备:如揉捻机、揉捻机配套设备等。
- 茶叶干燥设备:如烘干机、热风炉等。
- 茶叶包装设备:如茶叶包装机、封口机等。
工艺流程
规范对绿茶连续自动化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
- 原料预处理:茶叶清洗、风选、筛选等。
- 杀青:蒸汽杀青或热风杀青。
- 揉捻:揉捻机揉捻,揉捻机配套设备辅助。
- 干燥:烘干机干燥,热风炉加热。
- 包装:茶叶包装机包装,封口机封口。
质量控制
规范对绿茶连续自动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
- 原料质量:严格控制茶叶原料的等级、水分、杂质等。
- 设备运行:确保设备运行稳定,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产品质量。
- 工艺参数:严格控制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参数,确保茶叶品质。
- 检验检测:对生产过程中的茶叶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规范应用探讨
提高生产效率
DB33/T 1298-2023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绿茶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设备的配置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可以实现茶叶生产的连续化、规模化,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提升产品质量
规范对绿茶连续自动化加工设备配置、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提升绿茶产品质量,通过规范的实施,可以确保茶叶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次品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促进产业升级
DB33/T 1298-2023规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绿茶产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迈进,规范的实施将推动茶叶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我国绿茶产业的整体水平。
DB33/T 1298-2023《绿茶连续自动化加工设备配置规范》为绿茶生产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茶叶生产企业应积极学习和应用该规范,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推动绿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