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3039-2023标准详解,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规范
《DB11/T 3039-2023》规范了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技术,该标准明确了入场查验流程、技术要求及责任,旨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保障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的入场查验工作,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我市制定了DB11/T 3039-2023《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技术规范》,本文将对该规范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规范背景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是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作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载体,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入场查验工作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饮食安全,为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市制定了DB11/T 3039-2023《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技术规范》。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市范围内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工作。
入场农产品来源
(1)查验农产品产地证明、检疫证明等相关证明文件,确保农产品来源合法。
(2)产品质量:查验农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3)包装标识:查验农产品包装标识,确保标识清晰、完整、真实。
(4)农药残留:查验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报告,确保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
(5)相关证明:查验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相关证明。
查验程序
(1)入场登记:农产品入场时,需填写入场登记表,内容包括农产品名称、产地、数量、质量等级、包装标识等。
(2)查验证明:查验农产品产地证明、检疫证明、质量检测报告等证明文件。
(3)查验:对农产品进行查验,包括外观、包装、标识、农药残留等。
(4)录入:将查验结果录入农产品批发市场化管理系统。
(5)查验记录:建立查验记录,包括入场登记表、查验证明、查验记录等。
查验要求
(1)查验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持证上岗。
(2)查验过程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查验结果的准确性。
(3)查验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消费者。
(4)查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农产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采取相应措施。
规范实施与管理
实施主体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规范实施主体,应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制度,明确查验人员职责,确保规范有效实施。
管理
(1)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规范实施。
(2)消费者可通过投诉举报渠道,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工作进行监督。
DB11/T 3039-2023《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工作,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批发市场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强入场查验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政府部门、消费者也应积极参与管理,共同维护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