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8/T 43-2023标准解析,苍溪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团体标准 601
《DB5108/T 43-2023》为苍溪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苍溪猕猴桃的种植、管理、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规程涵盖土壤、气候、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苍溪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苍溪猕猴桃,作为享有地理标志产品殊荣的佳果,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卓越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确保苍溪猕猴桃的生产质量,规范其种植流程,我国特地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苍溪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DB5108/T 43-2023),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我国猕猴桃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DB5108/T 43-2023标准解析,苍溪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技术规程,DB5108/T 43-2023标准解析,苍溪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技术规程,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地理标志产品 苍溪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苍溪猕猴桃的产地环境、品种挑选、栽培方法、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摘与处理、包装与运输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该规程的严格执行,将显著提升苍溪猕猴桃的品质,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产地环境

  1. 地理位置:苍溪猕猴桃的种植区域位于广元市苍溪县,这里地处秦巴山区,海拔介于500至1500米之间。

  2. 气候条件:苍溪猕猴桃产区拥有湿润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为猕猴桃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

  3. 土壤条件:该区域土壤主要为黄壤和黄棕壤,pH值在5.5至6.5之间,富含有机质,为猕猴桃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基础。

品种选择

  1. 品种:苍溪猕猴桃的主要栽培品种包括红心、翠香、海沃德等。

  2. 种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地形条件,合理确定种植密度,通常每亩种植30至40株。

  3. 栽植时间:最佳栽植时间为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

栽培技术

  1. 整地:进行深度翻土,施足底肥,确保土壤的松软和肥沃。

  2. 栽植:栽植时确保根系舒展,覆土压实,并浇透水。

  3. 栽后管理:及时进行抹芽、摘心、疏花疏果,以维持树势的平衡。

  4. 施肥:根据树势和果实生长状况,科学施用氮、磷、钾肥,并重视有机肥的使用。

  5. 灌溉:根据土壤含水量和气候状况,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病虫害防治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等生物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

  3.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农药残留,确保果实安全。

果实采收与处理

  1. 采收时间:果实成熟期进行采收,通常在8月底至9月初。

  2. 采收方法:采用人工采收,轻拿轻放,避免果实受损。

  3. 处理:果实采收后,进行分级、清洗、包装等后续处理。

包装与运输

  1. 包装: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果实的新鲜度。

  2.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果实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果实受损。

《地理标志产品 苍溪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苍溪猕猴桃的品质,还将推动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加强生产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猕猴桃产品。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