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3202/T 1076标准解析,中小学生营养午餐配餐新规范

团体标准 603
《DB3202/T 1076-2024》规范了中小学生午餐营养配餐技术,它强调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旨在提升学生健康水平,规范涵盖食材选择、烹饪方法、营养搭配等方面,确保午餐营养全面、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公众对饮食健康的关注度持续上升,特别是对于祖国的未来——中小学生,他们的饮食健康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了保障中小学生的饮食安全,提升午餐的营养质量,我国在2024年正式发布了《中小学生午餐营养配餐技术规范》(DB3202/T 1076-2024),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范,旨在为相关部门和学校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4版DB3202/T 1076标准解析,中小学生营养午餐配餐新规范,2024版DB3202/T 1076标准解析,中小学生营养午餐配餐新规范,2,技术规范,第1张

规范背景及意义

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营养不均衡和肥胖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不断强化营养教育和干预措施。《中小学生午餐营养配餐技术规范》的出台,旨在为中小学生的午餐营养配餐提供科学指导,确保学生午餐营养均衡,助力健康成长。

意义

  1. 提升中小学生午餐营养质量,有效降低营养和肥胖发生率;
  2. 规范中小学校午餐营养配餐,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
  3. 推动营养产业健康发展,规范营养食品市场秩序;
  4. 提高我国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的午餐营养配餐工作,涵盖了配餐设计、食材选择、烹饪加工、餐盘摆放、餐后评价等各个环节。

营养需求

  1. 能量需求: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科学确定每日能量摄入量;
  2. 蛋白质需求:保证学生蛋白质摄入量,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3. 脂肪需求:合理控制脂肪摄入量,降低肥胖风险;
  4. 碳水化合物需求:保证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提供能量来源;
  5. 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量,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食材选择

  1. 蔬菜:选择新鲜、色泽鲜亮、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蔬菜,如绿叶蔬菜、根茎类蔬菜等;
  2. 水果:选择新鲜、色泽鲜亮、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水果,如苹果、橙子等;
  3. 肉类:选择新鲜、色泽鲜亮、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肉类,如猪肉、牛肉、鸡肉等;
  4. 豆制品:选择新鲜、色泽鲜亮、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
  5. 谷物:选择新鲜、色泽鲜亮、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谷物,如大米、小麦、玉米等。

烹饪加工

  1. 合理搭配:根据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食材,确保营养均衡;
  2. 控制烹饪时间:合理控制烹饪时间,保证食物营养不流失;
  3. 注意烹饪方法: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法,减少油炸、烧烤等高脂肪烹饪方式。

餐盘摆放

  1. 合理分区:将蔬菜、水果、肉类、豆制品、谷物等分区摆放,方便学生选择;
  2. 色彩搭配:注重色彩搭配,提高学生食欲;
  3. 适量摆放:根据学生需求,适量摆放食物,避免浪费。

餐后评价

  1. 收集学生反馈: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午餐营养配餐的满意度;
  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改进午餐营养配餐提供依据。

《中小学生午餐营养配餐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中小学生午餐营养配餐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部门和学校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范,确保中小学生的饮食健康,助力他们健康成长,社会各界也应关注中小学生营养健康问题,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