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校园食品安全新规解读,DB36/T 1857-2023培训管理规范全面分析

团体标准 601
新标准DB36/T 1857-2023《校园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培训管理规范》深度解析,旨在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规范详细规定了食品安全员培训内容、考核方式和管理流程,强调提高食品安全员专业素质,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校园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健康,我国正式颁布了DB36/T 1857-2023《校园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培训管理规范》,本文将对该规范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3校园食品安全新规解读,DB36/T 1857-2023培训管理规范全面分析,2023校园食品安全新规解读,DB36/T 1857-2023培训管理规范全面分析,2,食品安全,2023,第1张

规范背景

近年来,我国校园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威胁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DB36/T 1857-2023《校园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培训管理规范》的制定,正是为了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规范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培训与管理工作。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教育机构的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培训和管理。

  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 食品安全知识: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加工、食品储存、食品流通、食品餐饮服务等方面的知识。
  3. 食品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涉及食品安全事故的类型、特点、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4.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方法、程序等。
  5. 食品安全管理:包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责任等。

培训方式

  1. 集中培训:由相关部门或机构组织,对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进行集中培训。
  2. 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培训,方便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随时学习。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提高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实践能力。

培训考核

  1. 考核方式: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操作考核、案例分析考核等。
  2. 考核标准:根据培训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培训证书

培训结束后,对考核合格的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颁发培训证书。

管理制度

  1. 建立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情况。
  2. 定期对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对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培训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规范实施与监督

实施主体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教育机构应按照本规范要求,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培训和管理。

监督

  1. 教育行政部门对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培训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2.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教育机构应定期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DB36/T 1857-2023《校园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培训管理规范》的颁布,为我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相关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本规范,加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广大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我国校园食品安全事业贡献力量。

标签: 2食品安全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