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388-2024柠条饲料加工与调制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
深度解析DB15/T 3388-2024标准,详细解读柠条饲料加工与调制技术规程,涵盖原料选择、加工流程、调制方法等关键环节,旨在提升柠条饲料质量,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饲料加工与调制技术正日益成为提升饲料利用效率、保障动物健康以及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柠条,作为一种优质的天然饲料资源,其加工与调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正式发布了DB15/T 3388-2024《柠条饲料加工与调制技术规程》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标准背景
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以其耐旱、耐寒、耐贫瘠的特性,成为水土保持的重要植物,柠条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饲料价值,由于柠条生长期长、产量较低,且营养价值不均衡,直接用作饲料效果并不理想,对柠条进行加工与调制,以提升其营养价值,成为柠条饲料化利用的关键。
DB15/T 3388-2024《柠条饲料加工与调制技术规程》主要涉及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调制方法、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多个方面。
原料要求
- 选择生长健康、无病虫害、成熟度适宜的柠条植株。
- 去除杂质、枝叶等非饲料部分。
加工工艺
- 对柠条原料进行晾晒、切碎、粉碎等加工处理。
- 控制粉碎粒度,以利于动物消化吸收。
调制方法
- 将柠条饲料与其他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等)混合使用。
- 根据动物种类、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调整柠条饲料的添加比例。
质量要求
- 柠条饲料应无霉变、无异味、无病虫害。
- 营养成分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检验方法
- 采用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方法对柠条饲料进行质量检验。
- 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包装、运输和储存
- 使用防潮、防霉变、防污染的包装材料。
- 运输过程中避免光直射、雨淋、碰撞等。
- 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
标准解读与应用
标准解读
DB15/T 3388-2024《柠条饲料加工与调制技术规程》标准对柠条饲料加工与调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有助于提高柠条饲料的质量和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应用
- 企业可根据该标准进行柠条饲料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 养殖户可依据该标准选择合适的柠条饲料,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 政府部门可依据该标准对柠条饲料市场进行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DB15/T 3388-2024《柠条饲料加工与调制技术规程》标准的发布,为柠条饲料化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标准,推动柠条饲料产业健康发展,该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柠条饲料加工与调制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