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DB6104/T 20-2022标准视角下礼泉烙面制作工艺与技术规程研究
本文针对咸DB6104/T 20-2022标准,深入探讨了礼泉烙面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从原料选择、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烙面制作提供科学依据,提升产品品质。
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蓬勃兴起,地方特色美食逐渐成为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咸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同样拥有着丰富的传统美食文化,在这其中,礼泉烙面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享誉四方,本文将基于咸DB6104/T 20-2022标准,对礼泉烙面的制作工艺和技术规程进行深入剖析。
礼泉烙面,亦称“礼泉油泼面”,是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的一绝,它凭借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选用上等小麦粉为原料,礼泉烙面经过独特工艺制作,呈现出筋道、香脆、口感丰富的特点。
礼泉烙面制作工艺
选料
制作礼泉烙面,首先需选用优质小麦粉,要求面粉细腻无杂质,还需准备充足的食用油、食盐、辣椒面等辅料。
和面
将小麦粉倒入盆中,加入适量水,揉搓成面团,面团需揉至光滑、有弹性,不宜过软或过硬。
擀面
将面团分割成若干小份,逐个擀成圆形面皮,面皮厚度需适中,不宜过厚或过薄。
烙制
将擀好的面皮平铺在锅中,加入适量食用油,用铲子轻轻翻动,使面皮两面均匀烙制,烙制过程中,需注意火候,避免烙糊。
切割
待面皮烙至两面金黄,取出晾凉,将晾凉的面皮切成细条,即可食用。
礼泉烙面技术规程
选材标准
根据咸DB6104/T 20-2022标准,礼泉烙面的原料小麦粉需满足以下要求:
- 蛋白质含量≥10.5%;
- 灰分含量≤1.5%;
- 水分含量≤13.5%;
- 不溶性杂质≤0.2%。
制作工艺标准
- 和面:面团需揉至光滑、有弹性,水分含量控制在30%左右;
- 擀面:面皮厚度应控制在0.5毫米左右;
- 烙制:火候适中,避免烙糊,烙制时间控制在1分钟左右;
- 切割:切面长度控制在3-5厘米,宽度为0.2-0.3厘米。
质量检测标准
- 感官指标:礼泉烙面色泽金黄,口感筋道、香脆,无异味;
- 理化指标:蛋白质含量≥10.5%,灰分含量≤1.5%,水分含量≤13.5%,不溶性杂质≤0.2%。
礼泉烙面作为咸阳传统美食,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在咸DB6104/T 20-2022标准的指导下,规范其制作工艺和技术规程,有助于提升其品质,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饮食文化,这对食品行业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