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43/T 2721解读,红壤丘陵区双季稻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规程创新突破

团体标准 602
DB43/T 2721-2023规程解读,标志着红壤丘陵区双季稻生产迈向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新阶段,该规程详细阐述了有机肥替代技术,旨在提升土壤健康和稻米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红壤丘陵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引导红壤丘陵区双季稻生产朝着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国最新颁布了《红壤丘陵区双季稻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技术规程》(DB43/T 2721-2023),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红壤丘陵区双季稻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023版DB43/T 2721解读,红壤丘陵区双季稻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规程创新突破,2023版DB43/T 2721解读,红壤丘陵区双季稻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规程创新突破,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规程背景

红壤丘陵区土壤肥力普遍较低,过度依赖化肥不仅会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广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成为必然选择。《红壤丘陵区双季稻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技术规程》的发布,旨在规范红壤丘陵区双季稻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技术应用,提升土壤肥力,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红壤丘陵区双季稻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技术应用,涵盖有机肥的选用、施用方法、施肥量、施肥时期等方面。

有机肥的选用

红壤丘陵区双季稻有机肥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选择有机质含量高、肥效持久、对土壤环境友好的有机肥;
  2. 根据土壤类型、作物需肥特性、有机肥性质等因素,合理选用有机肥;
  3. 有机肥应经过充分腐熟,确保无病虫害和有害物质。

施用方法

  1. 基肥:在播种前,将有机肥均匀撒施于田面,翻耕入土;
  2. 追肥:在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适量追施有机肥。

施肥量

  1. 基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有机肥的养分含量,确定基肥施用量,一般占全年施肥量的60%左右;
  2. 追肥: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确定追肥施用量,一般占全年施肥量的40%左右。

施肥时期

  1. 基肥:在播种前进行,确保有机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发挥肥效;
  2. 追肥:在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进行,满足水稻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规程实施意义

  1. 提高土壤肥力:有机肥的施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2. 减少化肥使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降低化肥施用量,减轻土壤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
  3. 保障粮食安全:通过科学施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推动红壤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红壤丘陵区双季稻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技术规程》的发布,为红壤丘陵区双季稻生产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导,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农民朋友应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该规程,共同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