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935-2023临期食品管理规范深度解析与实操手册
《DB14/T 2935-2023》是关于临期食品管理的规范,旨在指导企业和个人正确处理临期食品,本文解读了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临期食品的定义、分类、标识、储存、销售及退市等环节的管理要求,并提供实施指南,以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迅猛发展,临期食品市场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景象,为了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临期食品市场的秩序,我国正式出台了《DB14/T 2935-2023 临期食品管理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实施建议。
规范解读
适用范围
《DB14/T 2935-2023 临期食品管理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临期食品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的企业、单位和个人。
定义
临期食品:指在保质期内,由于销售不畅、储存不当等原因,导致市场销售面临困难的食品。
管理要求
- 企业应建立健全临期食品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 企业应积极拓展临期食品销售渠道,优先销售临期食品,减少浪费。
- 企业应加强临期食品的储存管理,确保食品品质。
- 企业应加强临期食品的运输管理,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
- 企业应加强临期食品的标识管理,明示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
- 企业应加强临期食品的追溯管理,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
实施建议
提高企业意识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临期食品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将其纳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临期食品管理意识。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企业应根据规范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临期食品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规范有效实施。
加强销售渠道建设
企业应积极拓展临期食品销售渠道,如开展特价促销、与超市、便利店等合作,提高临期食品的销售率。
优化储存条件
企业应加强临期食品的储存管理,确保食品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储存,防止食品变质。
严格运输管理
企业应选用合适的运输工具,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加强运输过程中的监控,确保食品品质。
规范标识管理
企业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在临期食品包装上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方便消费者识别。
加强追溯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临期食品追溯体系,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
《DB14/T 2935-2023 临期食品管理规范》的出台,为我国临期食品市场提供了有力的规范保障,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规范要求,加强临期食品管理,提高食品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临期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共同推动我国临期食品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