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预包装螺蛳粉经营风险分级评定标准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3
《DB4502/T 0042-2022》规范对预包装螺蛳粉经营风险进行分级评定,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服务等环节进行详细规定,旨在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飞速发展,预包装食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螺蛳粉这一特色美食近年来在市场上迅速崭露头角,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攀升,预包装螺蛳粉的经营风险也逐渐显现,为了规范预包装螺蛳粉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于2022年正式发布了《预包装螺蛳粉经营风险分级评定规范》(DB4502/T 0042-2022),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2版预包装螺蛳粉经营风险分级评定标准深度解读,2022版预包装螺蛳粉经营风险分级评定标准深度解读,2,2022,食品安全,第1张

规范背景及目的

《预包装螺蛳粉经营风险分级评定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预包装螺蛳粉市场的经营行为,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降低经营风险,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该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预包装螺蛳粉生产、经营的企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

风险分级评定原则

DB4502/T 0042-2022规定,预包装螺蛳粉经营风险分级评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风险优先原则:优先评定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的风险因素。
  2. 全过程控制原则:对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风险评估。
  3. 动态管理原则:根据市场变化、技术进步等因素,及时调整风险分级评定标准。

风险因素分类

规范将预包装螺蛳粉经营风险分为以下四类:

  1. 食品安全风险:包括原料污染、生产加工过程污染、包装材料污染等。
  2. 产品质量风险:包括产品配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不稳定等。
  3. 经营风险:包括企业资质、生产许可证、产品标签标识、广告宣传等。
  4. 责任风险: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劳动保护等。

风险分级评定方法

规范提出了以下风险分级评定方法:

  1. 风险识别: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排查,识别潜在风险因素。
  2.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 风险控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4. 风险监控:对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控,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风险分级评定结果及应用

规范将预包装螺蛳粉经营风险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A、B、C、D、E级,其中A级为最高等级,E级为最低等级,企业应根据评定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规范实施与监督

实施主体

预包装螺蛳粉生产经营企业应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健全风险分级评定制度,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监督管理

各级食品药品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预包装螺蛳粉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规范得到有效实施。

法律责任

违反DB4502/T 0042-2022规范的企业,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预包装螺蛳粉经营风险分级评定规范》的发布,为我国预包装螺蛳粉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相关企业和消费者应充分了解规范内容,共同努力,确保预包装螺蛳粉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标签: 22022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