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618-2019 枯萎病防治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3
《DB64/T 1618-2019 设施枯萎病防治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是一份针对设施农业中枯萎病防治的规程,该规程详细解析了枯萎病的识别、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及管理策略,旨在指导农业生产者有效控制枯萎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设施农业的稳定生产。

设施农业在我国蔬菜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其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良等显著特点,深受广大种植者的青睐,在设施蔬菜的生长过程中,枯萎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病害,往往会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有效遏制枯萎病的蔓延,我国专门制定了DB64/T 1618-2019《设施枯萎病防治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析,旨在为种植者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防治策略。

DB64/T 1618-2019 枯萎病防治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指南,DB64/T 1618-2019 枯萎病防治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指南,2,技术规程,第1张

DB64/T 1618-2019《设施枯萎病防治技术规程》共分为七个章节,具体包括:1. 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防治原则;5. 防治方法;6. 监测与调查;7. 病害防治效果评价。

防治原则

  1. 综合防治:结合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全方位防治枯萎病。
  2. 预防为主:强化预防措施,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3. 科学用药: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 适时防治:根据枯萎病的发生规律,适时开展防治工作。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具有抗病性的蔬菜品种,降低病害发生。
  2. 轮作倒茬:实行轮作倒茬,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
  3. 土壤消毒:采用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等方法,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
  4.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生物防治

  1. 利用拮抗微生物:利用拮抗微生物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2. 利用昆虫天敌:利用昆虫天敌控制病原菌的传播。

物理防治

  1. 采用防虫网:防止病原菌通过昆虫传播。
  2. 使用防病膜:防止病原菌通过土壤传播。

化学防治

  1.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选用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农药,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
  2. 合理用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合理用药,避免农药残留。

监测与调查

  1. 定期监测:定期对田地进行监测,了解枯萎病的发生情况。
  2. 调查发病原因:调查枯萎病的发生原因,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3. 分析病害流行规律:分析枯萎病的流行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病害防治效果评价

  1. 防治效果:根据防治前后的病情指数,评价防治效果。
  2. 药效评价:根据农药使用后的药效,评价农药的防治效果。
  3. 安全性评价:根据农药残留和产品质量,评价防治措施的安全性。

DB64/T 1618-2019《设施枯萎病防治技术规程》为我国设施蔬菜种植者提供了一套科学、实用的防治方法,通过遵循规程中的防治原则和方法,加强监测与调查,可以有效提高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保障蔬菜产量和品质,助力我国设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