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630-2019 旱地裸燕麦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团体标准 601
《DB64/T 1630-2019 旱地裸燕麦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指导旱地裸燕麦的无公害栽培,规程详细阐述了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确保燕麦安全、优质、高产,通过解读和应用该规程,可提升燕麦种植效益,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绿色、环保、无公害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受到重视,燕麦,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拥有多种保健功能的粮食作物,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在此背景下,DB64/T 1630-2019《旱地裸燕麦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的颁布与实施,为旱地裸燕麦的无公害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燕麦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64/T 1630-2019 旱地裸燕麦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DB64/T 1630-2019 旱地裸燕麦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64/T 1630-2019规程概述

DB64/T 1630-2019规程由河北省农业科学院燕麦研究所起草,经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成为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旱地裸燕麦无公害栽培的技术要求、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内容。

旱地裸燕麦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解读

选地与整地

  1. 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6.5-7.5之间的旱地,避免在重茬、盐碱地种植。
  2. 整地:进行深耕细耙,使土壤细碎,地表平整,确保土壤水分适宜。

处理

  1. 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裸燕麦品种。
  2. 消毒: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30分钟,以防治带菌。

播种

  1. 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土壤解冻后进行。
  2. 播种量: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一般每亩播种量1.5-2.0公斤。
  3.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30-40厘米,株距10-15厘米。

肥水管理

  1. 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追肥以氮肥为主,亩施尿素15-20公斤。
  2. 浇水:播种后浇透底水,出苗后视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防治:主要防治燕麦锈病、白粉病等,可用25%粉锈宁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2. 虫害防治:主要防治麦蚜、麦长管蚜等,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收获与储藏

  1. 收获:当燕麦籽实达到成熟时,及时收获。
  2. 储藏:将收获的燕麦籽实晾晒至水分含量在13%以下,进行储藏。

规程应用与展望

DB64/T 1630-2019规程的实施,为旱地裸燕麦的无公害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际生产中,燕麦种植者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栽培技术,提高燕麦产量和品质。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旱地裸燕麦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强燕麦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我国燕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