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青贮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
《DB15/T 2952-2023 青贮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提供青贮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指导,规程详细解读了病虫害防治策略,强调生态、生物和物理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升青贮玉米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青贮玉米作为关键饲料作物,其产量与品质受到了广泛关注,在青贮玉米的生长周期中,病虫害的侵袭往往会对产量与品质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有效遏制青贮玉米病虫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与生态环境健康,我国出台了DB15/T 2952-2023《青贮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DB15/T 2952-2023规程概览
DB15/T 2952-2023《青贮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青贮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的行业标准,该规程明确了青贮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目标、原则、技术措施及评价方法,旨在通过科学、合理、高效的防控手段,减轻病虫害对青贮玉米的损害,提升其产量与品质。
青贮玉米主要病虫害及绿色防控技术
玉米螟
玉米螟是青贮玉米生产中常见的害虫,幼虫主要取食叶片、茎秆和穗部,对青贮玉米的生长与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绿色防控技术包括:
- 农业防治:实施合理轮作,避免连作;选择抗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减少虫源。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技术,如释放赤眼蜂、使用昆虫素等。
- 物理防治:采用黄板、性素诱捕器等物理方法,降低虫口密度。
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主要危害叶片,导致叶片卷曲、发黄,严重影响青贮玉米的生长,绿色防控技术包括:
- 农业防治:实施合理轮作,避免连作;选择抗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减少虫源。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技术,如释放蚜茧蜂、使用昆虫素等。
- 物理防治:采用黄板、性素诱捕器等物理方法,降低虫口密度。
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茎秆和穗部,严重影响青贮玉米的生长与产量,绿色防控技术包括:
- 农业防治:实施合理轮作,避免连作;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减少病原菌来源。
- 生物防治:利用拮抗微生物、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技术,如使用井冈霉素、多抗霉素等。
- 化学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注意轮换用药,防止抗药性产生。
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通过绿色防控技术,降低病虫害对青贮玉米的危害,提高产量与品质,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 优化生态环境:绿色防控技术注重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 提高经济效益:绿色防控技术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青贮玉米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DB15/T 2952-2023《青贮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青贮玉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了解和掌握规程内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为我国青贮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