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缺铁黄化症抗性鉴定技术规程解读及在DB22/T 3479-2023中的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22/T 3479-2023 大豆缺铁黄化症抗性鉴定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项针对大豆缺铁黄化症抗性鉴定的技术规程,规程详细介绍了鉴定技术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旨在帮助农业科研人员和生产者有效识别大豆抗性品种,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

大豆,作为我国粮食作物中的佼佼者,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受到多种生理病害的威胁,缺铁黄化症便是大豆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病害,严重制约了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提升大豆的抗病能力,确保大豆产业的持续繁荣,我国正式颁布了DB22/T 3479-2023《大豆缺铁黄化症抗性鉴定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大豆抗病育种领域的实际应用。

大豆缺铁黄化症抗性鉴定技术规程解读及在DB22/T 3479-2023中的应用,大豆缺铁黄化症抗性鉴定技术规程解读及在DB22/T 3479-2023中的应用,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DB22/T 3479-2023《大豆缺铁黄化症抗性鉴定技术规程》解读

适用范围

本规程旨在为大豆品种的缺铁黄化症抗性鉴定提供技术指导,适用于科研、教学、生产及检验等各个领域。

鉴定方法

  1. 田间鉴定法:在缺铁黄化症高发区域选取典型地块,依照规程要求进行田间试验,观察大豆植株的生长状态及抗病能力。
  2. 室内鉴定法:将大豆种子萌发后,通过人工接种或自然感染的方式,观察植株的生长状态及抗病能力。

鉴定指标

  1. 生长状况:包括叶片颜色、叶脉症状、植株高度、分枝数等。
  2. 抗病性:根据植株的生长状态和抗病能力,将大豆品种分为高抗、中抗、中感、高感四个等级。

鉴定结果判定

根据鉴定指标,对大豆品种的抗性等级进行判定:

  • 高抗:植株生长正常,叶片无黄化症状。
  • 中抗:植株生长基本正常,叶片黄化症状轻微。
  • 中感:植株生长受阻,叶片黄化症状明显。
  • 高感:植株生长严重受阻,叶片黄化症状严重。

DB22/T 3479-2023在大豆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资源筛选

利用本规程对大豆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筛选出高抗性资源,为抗病育种提供材料。

抗病育种策略

根据鉴定结果,将大豆品种分为高抗、中抗、中感、高感四个等级,结合育种目标,制定相应的育种策略:

  • 高抗品种:用于生产应用。
  • 中抗品种:用于抗病育种。
  • 中感品种:用于抗病导入。
  • 高感品种:用于分子标记研究。

抗病育种技术

  1. 杂交育种:利用高抗性资源与优良性状的大豆品种杂交,筛选出抗病、高产、优质的杂交种。
  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本规程,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实现抗病育种的高效、准确。
  3. 基因工程:将抗病基因导入大豆基因组,培育抗病新品种。

DB22/T 3479-2023《大豆缺铁黄化症抗性鉴定技术规程》为大豆抗病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大豆抗病性,保障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合理选择鉴定方法,为抗病育种提供有力支持。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