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683-2023片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引领片品质与产业标准新升级
《DB45/T 2683-2023 片加工技术规程》为我国片加工行业提供全新规范,旨在提升片品质与产业标准,解读此规程,有助于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休闲食品行业的迅猛发展,果脯作为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休闲食品,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果脯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我国最新颁布了《DB45/T 2683-2023 果脯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新标准。
《DB45/T 2683-2023 果脯加工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果脯加工的省级地方标准,由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布,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果脯加工的基本要求、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推动果脯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原料要求
- 原料选择:果脯加工应选用新鲜、成熟、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果实。
- 原料预处理:将果实洗净,去皮,切成适宜的片状,要求片形完整、厚度均匀。
加工工艺
- 预处理:将果实进行漂洗、消毒、预煮等预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杀灭微生物。
- 烘干:将预处理后的果实进行烘干,控制烘干温度和时间,确保果脯水分含量达到规定要求。
- 粉碎:将烘干后的果实进行粉碎,粉碎程度根据产品需求确定。
- 复合:将粉碎后的果实与原料(如糖、奶粉等)进行复合,搅拌均匀。
- 包装:将复合后的果脯进行包装,确保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质量要求
- 外观:果脯应色泽鲜亮,无霉变、异味、虫蛀等现象。
- 感官:果脯应具有特有的香味,口感细腻,无异味。
-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等应符合规定要求。
-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等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检验方法
- 外观检验:通过肉眼观察果脯的外观,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 感官检验:通过嗅觉、味觉等感官评价果脯的品质。
- 理化指标检验:采用相应的仪器和试剂对果脯的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等进行检测。
- 微生物指标检验:采用相应的培养方法和试剂对果脯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等进行检测。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 包装: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包装密封、防潮、防污染。
- :标签应清晰、完整,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产品干燥、通风,避免光直射和高温。
- 储存: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光直射和高温,储存温度控制在0℃-25℃之间。
《DB45/T 2683-2023 果脯加工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果脯产业提供了规范化、标准化的指导,从业者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果脯产业的监管,推动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