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206.1-2020标准深度解析,甘蔗品质分析样品采集与预处理技术

团体标准 602
《DB45/T 2206.1-2020》标准解析了甘蔗品质分析方法第1部分,着重于样品采集与预处理,此标准详细规定了甘蔗样品采集方法、预处理流程,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甘蔗品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我国甘蔗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甘蔗品质分析技术的深入研究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DB45/T 2206.1-2020《甘蔗品质的分析方法 第1部分: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这一重要标准应运而生,它为甘蔗品质分析领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旨在规范样品采集与预处理流程,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旨在为从事甘蔗品质分析的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5/T 2206.1-2020标准深度解析,甘蔗品质分析样品采集与预处理技术,DB45/T 2206.1-2020标准深度解析,甘蔗品质分析样品采集与预处理技术,2,标准解读,品质分析,第1张

标准背景

DB45/T 2206.1-2020是我国首部针对甘蔗品质分析方法制定的行业标准,该标准的出台,旨在规范甘蔗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工作,从而提升甘蔗品质分析结果的精确度和可信度,该标准广泛应用于甘蔗生产、加工、检验、科研等环节,对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标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样品的采集

采集时间

甘蔗样品的采集需选择在成熟期,具体时间依据甘蔗品种、种植区域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采集地点

应选择在种植面积大、品种集中、代表性强的区域进行采集,同时避开病虫害严重、土壤污染等不利环境。

采集方法

  1. 随机采集:在指定区域内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甘蔗植株作为样品。
  2. 分层采集: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将植株分为上、中、下三层,分别采集各层样品。
  3. 代表性采集:在指定区域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甘蔗植株作为样品。

采集数量

根据分析目的和检测项目,确定样品采集数量,一般情况下,每个样品应采集5-10株甘蔗植株。

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清洗

用清水冲洗采集到的甘蔗样品,去除泥土、杂质等。

样品切割

将清洗干净的样品切成适当的段或片,便于后续分析。

样品干燥

将切割好的样品放入干燥箱,在60-70℃的温度下干燥至恒重。

样品粉碎

将干燥后的样品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并过筛。

标准解读要点

  1. 样品采集原则:遵循随机、分层、代表性原则,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 样品预处理环节:注重清洗、切割、干燥、粉碎等环节,保证样品的完整性。
  3. 标准适用性:标准规定了样品采集和预处理的具体要求,有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标准实用性:标准适用于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甘蔗样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DB45/T 2206.1-2020《甘蔗品质的分析方法 第1部分: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标准为甘蔗品质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样品采集和预处理,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断优化和完善甘蔗品质分析方法,为我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