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标准解析与应用手册

团体标准 602
《DB45/T 1761-2018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是关于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的规范性文件,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火龙果种质资源的描述方法,包括品种来源、生长习性、果实特征等,本指南旨在解读和应用该标准,为火龙果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育种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火龙果产业的迅猛发展,火龙果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已成为产业持续进步的核心,为了确保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的标准化,提升评价的精确度,我国于2018年正式颁布了《DB45/T 1761-2018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本文旨在对这一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火龙果种质资源研究领域的实际应用。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标准解析与应用手册,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标准解析与应用手册,2,标准解读,规范解读,第1张

《DB45/T 1761-2018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概述

《DB45/T 1761-2018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是我国首个针对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的行业标准,它旨在规范火龙果种质资源的描述方法,提升评价的准确性,详细规定了火龙果种质资源的描述内容、方法、术语等,适用于火龙果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保存与利用。

《DB45/T 1761-2018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解读

该规范涵盖了以下内容:

  1. 基本信息:包括种质资源的名称、来源、产地、采集时间、采集人等。
  2. 形态特征:对植株、叶、花、果等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描述。
  3. 生物学特性:涉及生长习性、繁殖方式、抗逆性等生物学特性的描述。
  4. 经济性状:包括果实大小、重量、色泽、口感、营养成分等经济性状的描述。
  5. 遗传特性:涉及遗传背景、遗传多样性、遗传稳定性等遗传特性的描述。

描述方法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采用文字、图片和表格相结合的方法,文字描述需准确、简洁、规范;图片描述需清晰、完整、具有代表性;表格描述需统一、全面、便于比较。

描述术语

规范中明确了以下术语:

  1. 种质资源:指具有遗传稳定性和特定性状的火龙果个体或群体。
  2. 品种:指经过人工选择和培育,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稳定性的火龙果种质资源。
  3. 遗传多样性:指火龙果种质资源中遗传变异的丰富程度。
  4. 遗传稳定性:指火龙果种质资源在繁殖过程中遗传特性的保持程度。

《DB45/T 1761-2018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的应用

提高种质资源评价的准确性

规范化的描述有助于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火龙果育种、种植、加工等环节提供科学依据。

促进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规范化的描述方法有利于火龙果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推动火龙果产业的科技进步。

保障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通过对火龙果种质资源的描述,可以更好地了解其遗传背景和特性,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推动火龙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火龙果种质资源的规范描述有助于提升火龙果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火龙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DB45/T 1761-2018 火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的发布对我国火龙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该规范,提升火龙果种质资源的评价水平,为火龙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