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016-2019 三江稻田鲤鱼养殖规程解析与应用研究

团体标准 602
《DB45/T 2016-2019 三江稻田鲤鱼养殖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探讨》一文深入解析了该规程的要点,探讨了其在三江地区稻田鲤鱼养殖中的应用,文章强调了规程在提高养殖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实施建议。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稻田鲤鱼养殖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养殖模式,正日益受到养殖户及科研部门的广泛关注,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三江稻田鲤鱼养殖的技术规程——《三江稻田鲤鱼养殖生产技术规程》(DB45/T 2016-2019)应运而生,为养殖户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DB45/T 2016-2019 三江稻田鲤鱼养殖规程解析与应用研究,DB45/T 2016-2019 三江稻田鲤鱼养殖规程解析与应用研究,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三江稻田鲤鱼养殖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三江稻田鲤鱼养殖生产技术规程》(DB45/T 2016-2019)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水产研究所等机构共同编制,是我国首个针对三江稻田鲤鱼养殖的技术规程,该规程涵盖了稻田鲤鱼养殖的选址、设计、放养、管理、病害防治、收获等全过程,旨在提高养殖效率,保障养殖质量,推动三江稻田鲤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解读

选址与设计

  1. 选址: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无污染的地区。
  2. 设计:根据养殖规模和地形地貌,合理规划养殖池、饲料池、排水系统等设施。

放养

  1. 鱼种选择:选用健康、无病害、生长势良好的鲤鱼鱼种。
  2. 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池面积、水深、水质等因素,合理确定放养密度。
  3. 放养时间:一般在春季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

管理

  1.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检测氨氮、亚盐等指标,及时调整。
  2. 饲料管理:选用优质饲料,科学搭配,保证鲤鱼生长所需营养。
  3. 病害防治:定期检查鱼病,发现病害及时治疗,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收获

  1. 收获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和鲤鱼生长情况,适时收获。
  2. 收获方法:采用捕捞工具,如网具、鱼笼等,尽量减少对鱼类的伤害。

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探讨

提高养殖效益

DB45/T 2016-2019规程为养殖户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养殖技术,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通过合理选址、科学放养、精细管理,降低病害发生率,提高鲤鱼产量和品质。

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三江稻田鲤鱼养殖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推广绿色、环保的养殖技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增强市场竞争力

遵循规程进行养殖,可以提高鲤鱼品质,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规程的实施还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三江稻田鲤鱼养殖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三江稻田鲤鱼养殖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实际生产中,养殖户应认真学习、严格执行规程,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为我国渔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