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630-2024,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新规范,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 601
《DB50/T 1630-2024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规范》发布,标志着肉牛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推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腾飞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肉牛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显著,为引领肉牛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迈进,提升肉牛养殖的效益与产品质量,我国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DB50/T 1630-2024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规范》,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范,探讨其对肉牛产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DB50/T 1630-2024,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新规范,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DB50/T 1630-2024,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新规范,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现代化,食品安全,第1张

《DB50/T 1630-2024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规范》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范对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设施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为肉牛养殖企业提供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的养殖模式。

规范的主要内容

设施建设

规范要求肉牛养殖场必须具备以下设施:

  1. 牛舍:牛舍需具备通风、采光、保温、防潮、防病等功能,以满足肉牛生长、繁殖和休息的需求。
  2. 饲料加工与储存设施:应满足饲料加工、储存、运输和喂食的要求。
  3. 疫病防控设施:包括消毒池、隔离区、兽医室等,确保疫病防控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4. 环境保护设施:包括处理、污水处理、废弃物回收等,实现养殖场的环境保护。

饲养管理

规范对肉牛饲养管理提出了以下要求:

  1.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本地区气候、饲料资源、市场需求等特点的肉牛品种。
  2. 饲料管理:科学配制饲料,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提高饲料利用率。
  3. 饲养管理:根据肉牛的生长发育阶段,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确保肉牛健长。
  4. 疫病防控:严格执行疫病防控措施,降低疫病发生率。

疫病防控

规范要求肉牛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包括:

  1. 疫病监测:定期对肉牛进行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2. 疫苗接种:按照国家规定,对肉牛进行疫苗接种,提高肉牛免疫力。
  3. 消毒灭源: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消除疫病传播途径。

环境保护

规范要求肉牛养殖场应采取以下措施实现环境保护:

  1. 处理:采用堆肥、沼气等技术,实现资源化利用。
  2. 污水处理:采用厌氧消化、好氧处理等技术,实现养殖场污水达标排放。
  3. 废弃物回收:对养殖场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实现资源化利用。

规范的影响

《DB50/T 1630-2024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规范》的发布,对肉牛产业发展具有以下影响:

  1. 提高肉牛养殖效益: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肉牛养殖场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2. 提升肉牛产品质量:规范要求肉牛养殖场严格执行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措施,确保肉牛产品质量。
  3.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规范的实施将推动肉牛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4. 保障食品安全:规范的实施有助于降低疫病发生率,保障肉牛食品安全

《DB50/T 1630-2024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规范》的发布,为我国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推动肉牛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规范,为我国肉牛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