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540-2024 肉用乳鸽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践探索
《DB34/T 540-2024 肉用乳鸽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旨在指导肉用乳鸽的饲养管理,规程详细介绍了鸽舍建设、种鸽选择、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要点,为养殖户提供实用指导,提高肉用乳鸽养殖效益。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高速发展,肉用乳鸽凭借其高营养价值与鲜美肉质,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为规范肉用乳鸽的饲养管理,提升养殖效率,确保食品安全,我国出台了DB34/T 540-2024《肉用乳鸽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实际养殖情况,探讨其在肉用乳鸽饲养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DB34/T 540-2024《肉用乳鸽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概述
DB34/T 540-2024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肉用乳鸽饲养管理的省级地方标准,自2024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详细规定了肉用乳鸽的品种选择、饲养环境、饲料营养、疾病防治、屠宰加工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肉用乳鸽的养殖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
规程解读
品种选择
肉用乳鸽品种丰富多样,依据DB34/T 540-2024规程,宜选择生长迅速、肉质优良、抗病能力强的优质品种,常见品种包括乳鸽王、肉鸽、石鸽等。
饲养环境
肉用乳鸽的饲养环境需满足以下条件:
- 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温度适中,夏季不超过30℃,冬季不低于5℃;
- 湿度控制在60%-70%,避免潮湿;
- 光照充足,自然光与人工光相结合,每日光照时间不少于12小时;
- 饲养密度合理,每平方米宜饲养5-8只乳鸽。
饲料营养
肉用乳鸽饲料需满足以下要求:
- 饲料种类丰富,包括谷物、豆类、蔬菜等;
- 营养均衡,蛋白质含量在18%-22%,脂肪含量在3%-5%,碳水化合物含量在50%-60%;
- 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满足乳鸽生长需求。
疾病防治
在肉用乳鸽饲养过程中,应加强疾病防治,具体措施包括:
-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疫病发生;
-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疫病传播;
- 发现病鸽,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屠宰加工
肉用乳鸽屠宰加工需遵循以下要求:
- 屠宰场应具备完善的设施设备,确保屠宰过程卫生、安全;
- 屠宰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肉质新鲜;
- 屠宰后的产品应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规程应用实践
建立健全饲养管理制度
根据DB34/T 540-2024规程,养殖场应建立健全饲养管理制度,涵盖饲养人员培训、饲料采购、疾病防治、产品销售等环节。
优化饲养环境
按照规程要求,改善饲养环境,确保鸽舍通风、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为乳鸽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
合理搭配饲料
根据规程,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饲料营养均衡,提高乳鸽生长速度和肉质。
加强疾病防治
严格执行规程中的疾病防治措施,确保乳鸽健康成长。
规范屠宰加工
按照规程要求,规范屠宰加工过程,确保产品质量。
DB34/T 540-2024《肉用乳鸽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为肉用乳鸽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养殖户应认真学习并应用该规程,以提高养殖效益,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