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解读,DB34/T 4873-2024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消毒管理规范

团体标准 602
《DB34/T 4873-2024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消毒管理规范》是新食品安全标准,旨在加强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消毒管理,本文解读规范要点,提供实施指南,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公众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集体用餐配送服务已逐渐成为现代餐饮业的支柱性环节,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规范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消毒管理工作,2024年,我国正式颁布了《DB34/T 4873-2024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消毒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规范》的内涵,并探讨其实施的具体指南。

新标准解读,DB34/T 4873-2024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消毒管理规范,新标准解读,DB34/T 4873-2024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消毒管理规范,2,标准解读,食品安全,第1张

《规范》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在食品安全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餐具消毒不彻底、食品加工场所卫生条件不达标等,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加强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消毒管理工作,保障食品安全,我国制定了《规范》。

《规范》的发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提升食品安全意识:通过规范消毒管理,强化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提升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2. 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规范消毒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3. 推动餐饮业健康发展:规范消毒管理,提升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整体水平,助力餐饮业的健康发展。

《规范》的主要内容

《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集体用餐配送的单位。
  2. 消毒管理职责:明确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消毒管理职责,涵盖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等。
  3. 消毒设施与设备:规定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配备的消毒设施与设备,如消毒柜、紫外线消毒灯等。
  4. 消毒方法与程序:明确餐具、食品加工场所、运输工具等消毒方法与程序,确保消毒效果。
  5. 消毒记录与档案:要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建立消毒记录与档案,便于相关部门查阅。
  6. 消毒效果评价:规定消毒效果评价方法,确保消毒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规范》的实施指南

  1. 加强宣传教育: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加强对《规范》的宣传和教育,提升从业人员对消毒管理工作的认识。
  2. 完善消毒设施与设备:根据《规范》要求,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与设备,确保消毒工作顺利进行。
  3. 制定消毒管理制度: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管理制度,明确消毒责任与程序。
  4. 加强消毒过程管理:严格执行消毒方法与程序,确保消毒效果。
  5. 建立消毒记录与档案:对消毒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建立消毒档案,便于相关部门查阅。
  6. 定期开展消毒效果评价:对消毒效果进行定期评价,确保消毒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DB34/T 4873-2024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消毒管理规范》的发布,为我国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消毒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指导,各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规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共同推动餐饮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