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日光温室平菇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引领新标杆DB62/T 2090-2011

团体标准 601
武威市制定《日光温室平菇生产技术规程》(DB62/T 2090-2011),旨在提升平菇生产质量,成为绿色食品生产新标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绿色食品的生产已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新风向标,武威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积极响应国家绿色食品发展战略,制定了《绿色食品 武威市日光温室平菇生产技术规程》(DB62/T 2090-2011),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深入探讨武威市日光温室平菇生产的技术关键,旨在为我国绿色食品生产提供有益借鉴。

武威市日光温室平菇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引领新标杆DB62/T 2090-2011,武威市日光温室平菇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引领新标杆DB62/T 2090-2011,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规程背景

绿色食品,顾名思义,是指在无污染的环境下种植、养殖,采用有机肥料,避免使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符合标准的生产环境、技术和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并由权威机构认证,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武威市日光温室平菇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旨在规范平菇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生产基地选择

依据DB62/T 2090-2011规程,日光温室平菇生产基地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畅通、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区域,并避开工业“三废”污染源,确保平菇生长环境的绝对安全。

品种选择

应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平菇品种,适合日光温室平菇生产的品种包括白平菇、黑平菇、杏鲍菇等。

栽培技术

  1. 菌种制备:选用优质菌种,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菌种制备,确保菌种纯度和活力。
  2. 播种:在日光温室中搭建菌床,将菌种均匀撒播在菌床上,覆盖适量基质。
  3. 管理:保持温室温度、湿度适宜,适时通风换气,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4. 采收:当平菇菌盖直径达到8-10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收过程中需轻拿轻放,避免损伤。

肥料与农药使用

  1. 肥料:采用有机肥料,如鸡粪、牛粪等,并按照规程要求施用。
  2. 农药:严格按照规程要求,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使用剂量。

产品包装与销售

产品包装需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销售过程中,确保产品新鲜、安全。

规程实施效果

自DB62/T 2090-2011规程实施以来,武威市日光温室平菇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产品质量得到提升,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得到满足;生产效益明显增加,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DB62/T 2090-2011《绿色食品 武威市日光温室平菇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为我国绿色食品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将继续深化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充分发挥武威市日光温室平菇生产的优势,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