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056-2024香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DB15/T 1056-2024》详细阐述了香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该规程规范了香菇菌种制备、培养、保存等关键环节,确保菌种质量与生产效率,内容涵盖菌种选育、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管理及质量检测等方面,旨在提升香菇菌种生产水平。
香菇,作为中国传统的食用菌之一,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诱人的口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兴起,香菇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为了提升香菇的产量与品质,确保香菇菌种的高质量,我国正式发布了《香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DB15/T 1056-2024),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尽解读,旨在为我国香菇菌种制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香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概述
《香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DB15/T 1056-2024)是我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香菇菌种制作的全过程,提升菌种质量,保障食用菌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该规程适用于香菇菌种的生产、检验、销售及使用等各个环节。
香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菌种来源
香菇菌种的来源包括野生菌种、人工选育菌种以及引进菌种,规程强调,菌种来源必须合法,以保证菌种品质的纯正。
菌种制备
- 菌种分离:通过组织分离、孢子分离等方法,从香菇子实体或菌丝体中提取纯化菌种。
- 菌种培养:将分离得到的菌种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上,进行纯化培养。
- 菌种保藏:采用低温保藏、液氮保藏等技术,对纯化后的菌种进行长期保存。
菌种质量检验
- 菌种纯度检验:通过显微镜观察、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手段,检验菌种的纯度。
- 菌种活力检验:通过观察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形态等指标,评估菌种的活力。
- 菌种致病性检验:对菌种进行致病性检测,确保无致病菌存在。
菌种繁殖
- 菌种繁殖方法:采用固体培养基繁殖、液体培养基繁殖等多种方法。
- 菌种繁殖过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菌种繁殖,确保菌种数量与质量。
菌种销售和使用
- 菌种销售:菌种销售时需附带菌种质量检验报告,确保菌种质量。
- 菌种使用:使用者应遵循规程进行菌种使用,以保证香菇的产量与品质。
DB15/T 1056-2024规程实施意义
- 提升香菇菌种质量: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香菇菌种质量,为产业提供优质的菌种资源。
- 保障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规程的实施有助于规范菌种制作流程,降低菌种质量风险,保障产业的健康发展。
- 推动产业标准化: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香菇菌种制作的标准化进程,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香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DB15/T 1056-2024)是我国香菇菌种制作领域的重要标准,对于提升菌种质量、保障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各级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认真执行该规程,共同为我国香菇产业的持续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