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灌区水质处理新标准DB15/T 3574-2024解读,喷滴灌节水灌溉技术升级

团体标准 602
《DB15/T 3574-2024》新标准解读,该规程针对黄河灌区黄河水喷滴灌水质处理技术提出要求,旨在引领高效节水灌溉,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黄河,这条蜿蜒流经多个省份的巨龙,灌溉面积辽阔,承载着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任务,为了提升黄河灌区的水资源使用效率,确保灌溉水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15/T 3574-2024《黄河灌区黄河水喷滴灌水质处理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黄河灌区水质处理新标准DB15/T 3574-2024解读,喷滴灌节水灌溉技术升级,黄河灌区水质处理新标准DB15/T 3574-2024解读,喷滴灌节水灌溉技术升级,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规程背景

黄河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黄河水质的污染问题一直制约着灌区农业的发展,传统的灌溉方式不仅存在水资源浪费、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喷滴灌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在黄河灌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规范黄河水喷滴灌水质处理技术,提高灌溉水质,保障农业生态环境,DB15/T 3574-2024规程应运而生。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黄河灌区喷滴灌水质处理,涵盖水源地、水处理设施、灌溉系统、灌溉用水及灌溉后的水质监测等环节。

技术要求

  1. 水源地水质要求:水源地水质应符合GB 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
  2. 水处理设施要求:水处理设施应具备良好的过滤、消毒、软化等功能,确保灌溉水质符合要求。
  3. 灌溉系统要求:灌溉系统应合理设计,确保灌溉均匀,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
  4. 灌溉用水要求: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
  5. 灌溉后的水质监测:定期对灌溉后的水质进行监测,确保灌溉水质符合要求。

水质处理技术

  1. 物理处理:采用过滤、沉淀、吸附等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有机物。
  2. 化学处理:采用混凝、氧化还原、离子交换等方法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3. 生物处理:采用生物膜法、生物滤池等方法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

质量控制

  1. 建立水质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2. 加强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
  3. 定期对水质处理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性能稳定。

规程实施与推广

政策支持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黄河灌区水质处理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推广先进的水质处理技术和设备。

技术培训

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水质处理技术水平。

项目示范

选择典型黄河灌区开展水质处理技术示范项目,总结经验,推广成功模式。

加强监督

加强对黄河灌区水质处理技术的监督,确保规程得到有效实施。

DB15/T 3574-2024《黄河灌区黄河水喷滴灌水质处理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黄河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灌溉水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应共同努力,推动规程的顺利实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