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545-2024标准深度解析,冷凉干旱区油菜宽膜沟播技术创新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15/T 3545-2024标准解读》介绍了冷凉干旱地区油菜宽膜沟播栽培技术规程的创新与应用,该规程针对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油菜种植,通过创新栽培技术,优化种植模式,以提高油菜产量和适应能力。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攀升,在气候条件较为严苛的冷凉干旱地区,油菜的种植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提高油菜在这些地区的产量和品质,我国制定了DB15/T 3545-2024《冷凉干旱地区油菜宽膜沟播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与成效。

DB15/T 3545-2024《冷凉干旱地区油菜宽膜沟播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起草,并由贵州省质量技术局批准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旨在规范冷凉干旱地区油菜的栽培技术,提升油菜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选地与整地

规程明确要求,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进行油菜种植,整地前需进行深耕,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

品种选择与处理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油菜品种,处理包括晒种、消毒、浸种等,以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播种技术与施肥

采用宽膜沟播技术,有利于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分蒸发,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一般每亩播种量为0.5-1公斤,施肥采用底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式,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

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包括除草、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等,除草可采取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式,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水分管理要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变化适时灌溉。

收获与加工

成熟后及时收获,采用机械收获,提高收获效率,收获后的油菜籽进行脱粒、晾晒、筛选等加工处理,提升油菜籽品质。

创新与应用

宽膜沟播技术的应用

宽膜沟播技术具有节水、保肥、抗逆性强等优点,有利于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该技术在冷凉干旱地区的推广应用,可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油菜种植效益。

防治病虫害

规程强调病虫害的防治,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降低病虫害发生,保障油菜产量和品质。

优化施肥结构

规程提出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利用率,合理调整施肥结构,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肥料施用量。

DB15/T 3545-2024《冷凉干旱地区油菜宽膜沟播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冷凉干旱地区油菜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规程要求,不断创新与改进栽培技术,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