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492-2012 农区畜禽养殖负荷风险评估,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规程

团体标准 603
《DB51/T 1492-2012 农区畜禽养殖负荷风险评估技术规程》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指南,旨在通过科学评估和风险控制,保障农区畜禽养殖环境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畜禽养殖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畜禽养殖过程中,诸如养殖负荷过高、污染排放超标等问题日益凸显,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我国制定了《DB51/T 1492-2012 农区畜禽养殖负荷风险评估技术规程》,本文旨在从规程的背景、核心内容、实施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DB51/T 1492-2012 农区畜禽养殖负荷风险评估,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规程,DB51/T 1492-2012 农区畜禽养殖负荷风险评估,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规程,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规程背景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养殖负荷不均衡、环境污染治理不力等问题,部分地区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为规范畜禽养殖活动,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于2012年正式发布了《DB51/T 1492-2012 农区畜禽养殖负荷风险评估技术规程》。

规程主要内容

  1. 评估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农区畜禽养殖负荷风险评估,涵盖猪、牛、羊、鸡、鸭、鹅等畜禽养殖。

  2. 评估指标:规程明确了畜禽养殖负荷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养殖密度、污染物排放量、环境容量等。

  3. 评估方法:规程提出了畜禽养殖负荷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现场调查、数据收集、模型计算等。

  4.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评估结果,将畜禽养殖负荷风险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三个等级。

  5. 风险防范措施:针对不同风险等级,规程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如调整养殖规模、优化养殖结构、加强污染治理等。

实施意义

  1. 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本规程,可以有效降低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规程的实施有助于引导养殖户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布局,提高养殖效益。

  3. 强化环境治理:本规程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提高治理效率。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养殖户和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DB51/T 1492-2012 农区畜禽养殖负荷风险评估技术规程》是我国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法规,对于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养殖户和相关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规程,共同推动畜禽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