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21/T 3992黑木耳采收干制技术规程深度解析
《DB21/T 3992-2024黑木耳采收干制技术规程》详细规范了黑木耳的采收、干燥等环节,从原料选择、采收时间、干燥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确保黑木耳品质,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
黑木耳,作为我国传统的食用菌之一,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了进一步提升黑木耳的产量与品质,规范其采收与干制技术,辽宁省出台了DB21/T 3992-2024《黑木耳采收干制技术规程》,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详尽解读,旨在为黑木耳的种植与加工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DB21/T 3992-2024《黑木耳采收干制技术规程》共分为七个章节,涵盖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采收与处理、干制工艺、质量要求等方面。
-
范围:本规程明确了黑木耳的采收、处理、干制等技术的具体要求,适用于黑木耳的规模化生产。
-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本规程中引用的相关国家标准,如GB/T 31750-2015《食用菌术语》等。
-
术语和定义:对黑木耳采收、处理、干制等过程中的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便于理解和执行。
-
原料要求:对黑木耳的产地、品种、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原料质量达标。
-
采收与处理:详细阐述了黑木耳的采收时机、方法以及处理工艺,确保采收的黑木耳新鲜且干净。
-
干制工艺:介绍了黑木耳干制过程中的晾晒、烘干等步骤,以保证干制产品的质量。
-
质量要求:规定了黑木耳干制品的感官和理化指标,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采收与处理
-
采收时间:黑木耳的最佳采收时期为子实体充分展开、色泽鲜亮、质地柔软时,在气温15℃-25℃、相对湿度70%-85%的条件下,采收效果最佳。
-
采收方法:采用手工采摘,轻柔地从菌柄底部摘下,避免损伤菌盖。
-
处理工艺:采摘后的黑木耳需及时清洗、去杂、晾晒,以保持其新鲜度。
干制工艺
-
晾晒:将处理好的黑木耳平铺在晾晒架上,避免重叠,菌盖朝上,菌柄朝下,晾晒时间受天气、气温、湿度等因素影响,一般需3-5天。
-
烘干:晾晒后的黑木耳进行烘干,温度控制在40℃-50℃,烘干时间约为2-3小时。
质量要求
-
感官要求:黑木耳干制品颜色鲜亮、无异味、无霉变、无虫蛀。
-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不超过12%,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粗纤维含量不低于5%。
DB21/T 3992-2024《黑木耳采收干制技术规程》的制定,为黑木耳的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遵循该规程,不仅能有效提升黑木耳的产量与品质,还能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为种植者和加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坚实保障。
深入理解和执行DB21/T 3992-2024《黑木耳采收干制技术规程》,对于推动我国黑木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我们期待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共同为我国黑木耳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