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840-2024标准解析,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15/T 840-2024标准解读》详细阐述了西瓜和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控技术规程,包括实施策略和具体措施,旨在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发生,保障果实质量和农业生产安全。

随着我国西瓜、甜瓜产业的迅猛发展,细菌性果斑病已成为制约西瓜、甜瓜产量与品质的关键病害之一,为有效遏制该病害的扩散,确保西瓜、甜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15/T 840-2024《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实施策略。

DB15/T 840-2024标准解析,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DB15/T 840-2024标准解析,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技术规程,标准解读,第1张

DB15/T 840-2024标准概述

DB15/T 840-2024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防控的技术规程,该规程详细规定了细菌性果斑病的诊断方法、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等内容,旨在为我国西瓜、甜瓜种植者提供科学、实用的防控技术指导。

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诊断

症状识别

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主要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病斑边缘清晰,中心凹陷,严重时,病斑可连成片,导致果实腐烂。

病原鉴定

采集病样,送至相关检测机构进行病原鉴定,病原菌为细菌,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菌体形态进行鉴定。

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防控技术

农业防治

  1.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西瓜、甜瓜品种,降低病害发生。
  2. 合理轮作:实行水旱轮作,避免连续种植同科作物,减少病原菌积累。
  3. 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减少病原菌传播。
  4.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1.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噻菌铜等。
  2. 交替用药:为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
  3. 喷雾方法:喷洒药剂时,应均匀喷洒在叶片正反面,确保药剂充分接触病原菌。

生物防治

  1. 利用天敌:引入捕食性天敌,如捕食螨、捕食菌等,控制病原菌数量。
  2. 微生物菌剂:使用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的微生物菌剂,如拮抗菌、菌肥等。

效果评价

  1. 观察病情:在防治后定期观察病情,记录病斑数量、面积等数据。
  2. 室内鉴定:对防治效果好的样品进行室内病原鉴定,确认病原菌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3. 田间调查:在防治后,对防治效果进行田间调查,评估防治效果。

实施策略

  1.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种植者对细菌性果斑病的认识,普及防控技术。
  2. 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定期开展病情监测,及时发现病情,采取相应措施。
  3. 加强农药管理: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规定,确保农药质量,防止滥用。
  4. 强化技术指导: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方案,提高防控效果。

DB15/T 840-2024《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防控技术规程》的实施,将为我国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控提供有力保障,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有望降低病害发生,提高西瓜、甜瓜产量和品质,助力我国西瓜、甜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