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63/T 004-2024白菜型油菜原种生产技术规程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63/T 004-2024 白菜型油菜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详解》为白菜型油菜原种生产提供详细指导,涵盖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确保原种质量,提升油菜产量。

白菜型油菜,作为我国油料作物中的重要一员,以其丰富的营养、高效的产量和广泛的适应性著称,为了提升白菜型油菜原种的质量,规范生产技术的实施,确保原种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相关行业标准,特制定了《DB63/T 004-2024 白菜型油菜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24版DB63/T 004-2024白菜型油菜原种生产技术规程解析,2024版DB63/T 004-2024白菜型油菜原种生产技术规程解析,2,操作规程,第1张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白菜型油菜原种生产的全流程,涵盖了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加工、检验及包装等关键环节。

品种选择

  1. 优先选择那些品质优良、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白菜型油菜品种。
  2. 品种必须经过省级或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

播种

  1. 播种时间:依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最适宜的播种期,春季播种宜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秋季播种则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
  2. 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状况,确定合理的播种量,一般每亩地播种量为0.5至1.0公斤。
  3. 播种方式:推荐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保持在30至40厘米,株距15至20厘米。

田间管理

  1.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足底肥,通常每亩施用复合肥50至100公斤,并在苗期和花期各追肥一次。
  2. 灌溉: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预防干旱和涝害的发生。
  3.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化学或生物防治措施。
  4. 除草:通过人工或化学方法除草,确保田间清洁。

收获

  1. 收获时间:当油菜角果充分成熟时,应立即收获。
  2. 收获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注意减少损失。

加工

  1. 晾晒:将收获的油菜晾晒至水分含量降至8%以下。
  2. 清选:利用风选、筛选等方法,去除杂质和破损的种子。
  3. 包装:将加工后的种子装入清洁、干燥、密封的容器中,并标注品种、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

检验

  1. 感官检验:检查种子色泽、形状、杂质等,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2. 质量检验:按照国家标准,对种子进行净度、发芽率、水分等指标的检测。

包装

  1. 包装材料: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
  2. 包装规格: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合适的包装规格。
  3. 包装标识:在包装上清晰标注品种、产地、生产日期、净含量、执行标准等信息。

《DB63/T 004-2024 白菜型油菜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出台,旨在规范白菜型油菜原种的生产技术,提升原种质量,为我国油菜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各生产单位应严格遵守本规程,确保白菜型油菜原种质量稳定,满足市场的需求。

标签: 2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