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迟菜心生产技术规程新解读,品质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团体标准 601
《DB4401/T 261-2024增城迟菜心生产技术规程》解读旨在提高增城迟菜心品质,通过规范生产技术,推动乡村振兴,保障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增城区的特产——增城迟菜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的关注日益增强,增城迟菜心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为了规范这一特色产品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增城区农业农村局正式颁布了《DB4401/T 261-2024增城迟菜心生产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增城迟菜心生产技术规程新解读,品质提升助力乡村振兴,增城迟菜心生产技术规程新解读,品质提升助力乡村振兴,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4401/T 261-2024增城迟菜心生产技术规程》的核心内容如下: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增城区境内迟菜心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及相关环节的全过程。

术语和定义

本规程对迟菜心的品种、种植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保鲜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

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需选择排水顺畅、土壤肥沃、pH值在5.5-6.5之间的沙壤土或壤土,在整地前,应施足基肥,深翻土地,确保土壤细碎、平整。

(2)品种选择: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迟菜心品种。

(3)播种与定植:播种时间通常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2月,可采用直接播种或育苗移栽的方式,株距控制在25-30厘米,行距为30-40厘米;育苗移栽的株距为20-25厘米,行距为30-40厘米。

(4)田间管理:应适时浇水、施肥、除草、培土,保持土壤湿润,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并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合理追肥。

(5)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采收与保鲜

(1)采收标准:当迟菜心达到成熟标准时进行采收,通常表现为叶球紧实、叶色鲜绿、无病虫害。

(2)采收方法:采用人工采摘,轻拿轻放,以避免对产品的损伤。

(3)保鲜方法:采收后应立即进行预冷处理,采用低温、高湿的保鲜条件,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规程实施的意义

  1. 提升增城迟菜心的品质:通过规范化生产技术,显著提高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美味的追求。

  2. 推动增城迟菜心产业发展:规范生产技术,增强产品竞争力,助力增城迟菜心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3. 助力乡村振兴:增城迟菜心产业是增城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生产技术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DB4401/T 261-2024增城迟菜心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与实施,对于规范增城迟菜心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遵守规程,为增城迟菜心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