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DB11/T 260-2005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 602
《DB11/T 260-2005 花生生产技术规程》为花生标准化种植提供指导,推动花生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稳步前进,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产量与品质的提升显得尤为关键,DB11/T 260-2005《花生生产技术规程》作为花生种植领域的规范性文件,对于提升花生产量、优化种植结构、保障花生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围绕DB11/T 260-2005规程,深入探讨花生生产技术,以助力花生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花生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DB11/T 260-2005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花生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DB11/T 260-2005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第1张

DB11/T 260-2005规程概述

DB11/T 260-2005《花生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花生种植领域的一项关键标准,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制定,并于2005年正式发布实施,该规程旨在规范花生生产技术,提升花生产量和品质,推动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花生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选地与整地

依据DB11/T 260-2005规程,花生种植地应选择排水便利、土壤肥沃、pH值在6.0-7.5之间的地块,在整地前,需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并进行深翻,确保土壤熟化。

处理

花生播种前应进行消毒处理,以预防病虫害,具体方法如下:

  1. 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30分钟,捞出晾干。
  2. 使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30分钟,捞出晾干。

花生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

根据DB11/T 260-2005规程,花生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分前后,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播种密度

花生播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等因素确定,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0-15公斤。

播种方法

花生播种可采用条播、穴播或撒播等方式,条播和穴播有利于田间管理,撒播则有利于提高播种效率。

花生田间管理

浇水

花生生长期间,应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适时浇水,一般播种后7-10天浇一次水,花期和结荚期保持土壤湿润。

施肥

花生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生长阶段进行,一般每亩施用纯氮肥10-15公斤、磷肥20-30公斤、钾肥15-20公斤。

病虫害防治

花生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

  1. 选用抗病品种。
  2.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
  3. 合理用药,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花生收获与加工

收获时间

花生收获时间一般在花生果壳变硬、果仁饱满时进行,具体时间需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收获方法

花生收获可采用人工收获或机械收获,人工收获适用于小面积种植,机械收获适用于大面积种植。

加工

花生收获后,应及时晾晒、脱粒、筛选,并进行分级、包装。

DB11/T 260-2005《花生生产技术规程》为花生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通过遵循规程,加强花生生产技术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推动花生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