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1464-2024,池塘温室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三茬轮养技术的实践探索与应用成效

团体标准 602
《DB31/T 1464-2024 池塘温室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三茬轮养技术规程》是一项实践应用规程,旨在指导池塘温室中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三茬轮养技术,以提高养殖效率和虾类产量,优化养殖环境。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已成为我国水产品中的重要一员,传统的单一养殖模式在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上存在一定的局限,为提升养殖效益,降低风险,DB31/T 1464-2024《池塘温室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三茬轮养技术规程》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养殖中的应用。

DB31/T 1464-2024,池塘温室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三茬轮养技术的实践探索与应用成效,DB31/T 1464-2024,池塘温室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三茬轮养技术的实践探索与应用成效,2,技术规程,DB31,第1张

DB31/T 1464-2024规程主要针对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在池塘温室环境下的三茬轮养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养殖环境:池塘温室需具备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水质,以确保虾类生长环境的稳定性。
  2. 虾苗选择: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虾苗,以提高养殖成功率。
  3. 育苗管理:包括虾苗放养密度、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等,以确保虾苗健康成长。
  4. 第一茬养殖:涵盖虾苗放养、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环节。
  5. 轮养转换:第一茬养殖结束后,进行池塘消毒、水质处理,为下一茬养殖做好准备。
  6. 第二茬养殖:与第一茬养殖相似,但需注意转换时间,以确保养殖效益。
  7. 第三茬养殖:与第一、二茬养殖相似,但需关注后期病害防治。

规程实践与应用

养殖环境优化

  1. 光照:采用遮网、大棚等设施,调整光照时间,满足虾类生长需求。
  2. 温度:通过加热设备、保温设施等,保持水温在适宜范围内。
  3. 水质: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溶解氧、pH值等指标在适宜范围内。

虾苗选择与育苗管理

  1.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虾苗,提高养殖成功率。
  2. 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3. 科学投喂饲料,保证虾苗营养需求。
  4. 加强水质调控,确保虾苗健康成长。

轮养转换

  1. 第一茬养殖结束后,进行池塘消毒、水质处理,为下一茬养殖做好准备。
  2. 调整放养密度、饲料投喂等,确保下一茬养殖顺利开展。

病害防治

  1. 加强养殖过程中病害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 采用生物、化学等方法,防治虾类病害。

DB31/T 1464-2024《池塘温室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三茬轮养技术规程》为我国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优化养殖环境,科学管理,提高养殖效益,通过规程的实践与应用,有望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标签: 2技术规程DB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