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包装食品源数据属性规范新标准DB34/T 4525.3-2024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2
《DB34/T 4525.3-2024标准解读》为预包装食品类商品源数据属性规范开启新篇章,详细解析了标准内容,旨在规范食品信息,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食品安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规范预包装食品类商品源数据属性的采集、管理和应用,提升食品行业信息化水平,促进食品产业链的协同进步,我国正式发布了《DB34/T 4525.3-2024 商品源数据属性规范 第3部分:预包装食品类》这一行业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旨在为食品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预包装食品源数据属性规范新标准DB34/T 4525.3-2024深度解读,预包装食品源数据属性规范新标准DB34/T 4525.3-2024深度解读,2,标准解读,食品安全,第1张

标准背景

《DB34/T 4525.3-2024 商品源数据属性规范 第3部分:预包装食品类》作为《DB34/T 4525.3》系列标准的第三部分,旨在全面规范商品源数据属性的采集、管理和应用,预包装食品作为食品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源数据属性的规范化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具有深远意义。

适用范围

本标准明确了预包装食品类商品源数据属性的分类、编码、描述和表示方法,适用于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商品源数据属性管理。

商品源数据属性分类

本标准将预包装食品类商品源数据属性划分为以下几类:

  1. 基本信息:涵盖商品名称、品牌、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生产地址等。
  2. 质量信息:包括营养成分、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号等。
  3. 安全信息:涉及食品安全风险等级、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污染物等。
  4. 标签信息:包括标签设计、标签内容、标签材质等。
  5. 包装信息:涉及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包装标识等。

商品源数据属性编码

本标准对预包装食品类商品源数据属性的编码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

  1. 基本编码:采用国家标准GB/T 4754《商品分类与代码》进行编码。
  2. 质量编码:采用国家标准GB/T 29618《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进行编码。
  3. 安全编码:采用国家标准GB 2763《食品安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进行编码。
  4. 标签编码:采用国家标准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进行编码。
  5. 包装编码:采用国家标准GB/T 10001《包装通用术语》进行编码。

商品源数据属性描述

本标准规定了预包装食品类商品源数据属性的描述方法,包括:

  1. 描述形式:采用文字描述、图表描述、多媒体描述等多种形式。
  2. 描述要求:应确保描述准确、完整、简洁。

商品源数据属性表示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预包装食品类商品源数据属性的表示方法,包括:

  1. 数据格式:采用XML、JSON等数据格式。
  2. 数据表示规范:遵循国家标准GB/T 19136《数据交换格式》。

标准实施意义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通过规范预包装食品类商品源数据属性,有助于提升食品安全水平,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保障消费者权益

标准实施后,消费者可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预包装食品的相关信息,从而保障自身权益。

促进食品行业化发展

标准实施有助于推动食品行业化发展,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标准实施有助于促进食品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的高效运转。

《DB34/T 4525.3-2024 商品源数据属性规范 第3部分:预包装食品类》标准的颁布实施,对我国食品行业具有重要意义,食品行业从业者应积极关注和贯彻落实该标准,共同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