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豆露地种植技术规范DB63/T 399-2024解析与应用
《DB63/T 399-2024荷兰豆露地生产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详细介绍了荷兰豆露地种植的技术规范,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本规范旨在指导农户提高荷兰豆产量和品质,推动荷兰豆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蔬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荷兰豆,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成为蔬菜产业中的佼佼者,深入研究荷兰豆露地生产技术规范,对于推动荷兰豆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围绕《DB63/T 399-2024 荷兰豆露地生产技术规范》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荷兰豆露地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DB63/T 399-2024 荷兰豆露地生产技术规范》概述
该规范由我国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旨在规范荷兰豆露地生产流程,提升荷兰豆的产量与品质,确保荷兰豆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自2024年起正式实施,该规范全面覆盖了荷兰豆露地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品种选择、土地整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
品种选择
-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抗病性强的荷兰豆品种。
- 优先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如‘绿宝石’、‘碧玉’等。
整地施肥
- 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pH值在6.0-7.0的田块进行种植。
- 深翻土地,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
- 做好畦沟,畦宽1.2-1.5米,畦高20-30厘米,畦面平整。
播种
- 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一般春季在3-4月,秋季在8-9月。
- 播种前进行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
- 播种量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每亩播种量2-3公斤。
- 播种后覆土1-2厘米,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
- 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积水。
- 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
- 及时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
- 防止病虫害发生,及时喷洒农药。
病虫害防治
- 荷兰豆常见病虫害有豆叶菜青虫、豆蚜、病等。
- 针对不同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 使用农药时,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避免过量使用。
采收
- 荷兰豆一般在播种后30-40天开始采收。
- 采收时,选择嫩荚、无病虫害的豆荚进行采摘。
- 采收后,及时进行保鲜处理,延长荷兰豆的保鲜期。
《DB63/T 399-2024 荷兰豆露地生产技术规范》为荷兰豆露地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提高荷兰豆产量和品质,促进荷兰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市场动态,调整种植结构,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荷兰豆产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