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大洋芋生产技术规范解读,DB53/T 1274-2024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 601
《DB53/T 1274-2024》解读,东川大洋芋生产技术规范旨在提升农业质量,该规范详细指导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助力东川大洋芋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绿色生产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任务,东川大洋芋,作为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的特色农产品,近年来深受市场喜爱,为了促进东川大洋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产品质量与产量,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 1274-2024 东川大洋芋生产技术规范》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为东川大洋芋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东川大洋芋生产技术规范解读,DB53/T 1274-2024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东川大洋芋生产技术规范解读,DB53/T 1274-2024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2,现代化,技术规范,第1张

规范背景

东川大洋芋种植历史悠久,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所产洋芋品质上乘,口感细腻,在过去的种植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的生产技术指导,东川大洋芋产业面临着品种混杂、技术落后、病虫害防治不力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云南省制定了《DB53/T 1274-2024 东川大洋芋生产技术规范》。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东川大洋芋的种植、管理、收获、加工等全过程,旨在提升东川大洋芋的质量与产量,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术语和定义

本规范明确了东川大洋芋的品种、种植区域、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术语和定义,为生产者提供了权威的参考标准。

种植品种

规范推荐了适合东川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并对品种的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种植技术

规范对东川大洋芋的种植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

  1. 整地:要求深翻土地,施足底肥,确保土壤细碎、平整。
  2. 播种:选用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按照适宜的行距、株距进行播种。
  3. 田间管理: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要求合理调控。
  4. 收获:根据市场需求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

病虫害防治

规范对东川大洋芋的常见病虫害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加工与储存

规范对东川大洋芋的加工与储存提出了要求,包括加工工艺、储存条件等,以确保产品质量。

规范意义

《DB53/T 1274-2024 东川大洋芋生产技术规范》的发布实施,对东川大洋芋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化的生产技术有利于提升东川大洋芋的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2. 提高产量:规范化的种植技术有助于提高东川大洋芋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规范化的生产技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 提升品牌形象:规范化的生产技术有助于提升东川大洋芋的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DB53/T 1274-2024 东川大洋芋生产技术规范》的发布实施,将为东川大洋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希望广大生产者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规范,共同推动东川大洋芋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