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673-2024牛至栽培技术规程解析,推动牛至产业迈向高质量

团体标准 601
《DB41/T 2673-2024牛至栽培技术规程详解》发布,为牛至产业提供标准化指导,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规程涵盖牛至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助力提升产量和品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稳步前进,中药材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春天,牛至,这一药用植物的瑰宝,以其卓越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需求,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为了规范牛至的栽培技术,提升其产量与品质,推动牛至产业的稳健发展,2024年,我国正式颁布了《牛至栽培技术规程》(DB41/T 2673-2024),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牛至种植者提供宝贵的参考。

DB41/T 2673-2024牛至栽培技术规程解析,推动牛至产业迈向高质量,DB41/T 2673-2024牛至栽培技术规程解析,推动牛至产业迈向高质量,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牛至栽培技术规程》(DB41/T 2673-2024)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颁布,旨在规范牛至的栽培技术,提升牛至的产量与品质,确保牛至产业的持续发展,该规程适用于我国牛至种植区域,涵盖了牛至的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全过程。

选地与整地

  1. 选地:牛至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排水顺畅、肥沃、质地疏松的砂质壤土为佳,选择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的地块,有利于后续的种植和管理。
  2. 整地:种植前需进行深度为20-30厘米的深耕,以改善土壤结构,深耕后,进行耙磨,确保土壤细碎、平整,为牛至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播种

  1. 播种时间:牛至播种多在春季进行,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灵活调整。
  2. 播种方法:由于牛至种子较小,可采用撒播或条播,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覆土;条播时,按行距20-30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
  3.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约为0.5-1公斤。

田间管理

  1. 浇水:牛至喜湿润环境,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春季播种后,应及时浇水,促进发芽,生长期间,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
  2. 施肥:牛至生长期间,需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厩肥、鸡粪等,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每隔30-40天施一次,每次施用量为每亩10-15公斤。
  3. 中耕除草:生长期间,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有利于植株生长。
  4. 搭架:为防止倒伏,生长过程中可进行搭架,以利于植株生长。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牛至常见病害有根腐病、叶斑病等,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选用抗病品种;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2. 虫害:牛至常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选用抗虫品种;发病初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采收

  1. 采收时间:牛至一般在播种后6-8个月采收,具体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和植株生长情况而定。
  2. 采收方法:选择晴天,用镰刀或剪刀将地上部分割下,晾晒干燥。

《牛至栽培技术规程》(DB41/T 2673-2024)为我国牛至产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有助于提高牛至产量与品质,推动牛至产业的健康发展,牛至种植者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我国中药材产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