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肉牛育肥技术规范DB64/T 576-2010深度解析
《DB64/T 576-2010》是宁夏肉牛育肥技术规范,该规范详细介绍了肉牛育肥的技术流程,包括品种选择、饲养管理、饲料配置、疫病防控等环节,通过遵循该规范,可以提高肉牛育肥的效率,保障肉牛的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肉牛产业已逐渐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支柱,宁夏,作为我国肉牛生产的重要基地,其肉牛育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于提升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确保肉牛产品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宁夏地区肉牛育肥技术的地方标准——《宁夏肉牛育肥技术规范》(DB64/T 576-2010)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详细解读。
《宁夏肉牛育肥技术规范》概述
《宁夏肉牛育肥技术规范》(DB64/T 576-2010)由宁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为宁夏地区肉牛育肥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该规范涵盖了肉牛育肥的技术要求、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旨在提升肉牛养殖效益,保障肉牛产品质量。
《宁夏肉牛育肥技术规范》主要内容
肉牛品种选择
规范明确指出,肉牛育肥应选择适宜宁夏地区生长、适应性强、肉质优良的肉牛品种,常见的肉牛品种包括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莱等。
肉牛饲养管理
- 饲料配制:规范要求,肉牛饲料应根据肉牛生长阶段、营养需求等因素进行科学配制,确保饲料原料新鲜、无霉变,保证饲料质量。
- 饲养密度:规范要求,肉牛饲养密度应根据肉牛品种、生长阶段、饲养环境等因素确定,确保肉牛生长空间充足。
- 饲养环境:规范要求,肉牛饲养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夏季应采取降温措施,冬季应采取保暖措施。
- 疫病防控:规范要求,肉牛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定期进行消毒、防疫,确保肉牛健康。
肉牛育肥技术
- 育肥阶段:规范要求,肉牛育肥分为生长期、育肥期和出栏期三个阶段,生长期以生长为主,育肥期以增重为主,出栏期以肉质改善为主。
- 饲料选择:规范要求,育肥期饲料应以高能量、高蛋白、低纤维为主,适当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 饲养管理:规范要求,育肥期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肉牛生长环境稳定,定期进行称重、观察,及时调整饲养方案。
肉牛出栏标准
规范要求,肉牛出栏时,体重应达到规定标准,肉质优良,无疫病,具体标准如下:
- 体重:育肥期肉牛体重应达到600-800公斤。
- 肉质:肉质鲜嫩、多汁,无异味。
- 疫病:无疫病,无虫。
《宁夏肉牛育肥技术规范》(DB64/T 576-2010)为宁夏地区肉牛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有助于提高肉牛养殖效益,保障肉牛产品质量,促进宁夏肉牛产业健康发展。
在今后的肉牛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充分了解和掌握DB64/T 576-2010规范,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优化饲养管理技术,提高肉牛养殖水平,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肉牛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为宁夏肉牛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