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无公害甜荞麦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策略

团体标准 601
《宁南山区无公害甜荞麦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旨在规范宁南山区甜荞麦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规程详细介绍了甜荞麦的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为无公害甜荞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宁南山区,作为中国重要的荞麦产区,甜荞麦作为该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其品质与产量对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甜荞麦的品质与产量,确保消费者食用的安全与健康,我国特制定了《宁南山区无公害甜荞麦生产技术规程》(DB64/T 1238-2016),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旨在为我国宁南山区甜荞麦的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宁南山区无公害甜荞麦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策略,宁南山区无公害甜荞麦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策略,2,技术规程,第1张

适用范围

本规程旨在规范宁南山区无公害甜荞麦的生产,涵盖了从选育、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收获的整个生产过程。

选育

  1. 品种选择:优先选用抗病、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甜荞麦品种。
  2. 种子质量:确保种子优质,纯度需达到95%以上,发芽率在90%及以上。
  3. 种子处理: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可使用0.1%的溶液浸泡30分钟,或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30分钟。

播种

  1. 播种时间:通常在春末夏初,土壤解冻后进行。
  2.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约为1.5-2.0公斤。
  3.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保持在30-40厘米,株距为10-15厘米。

田间管理

  1. 施肥:确保充足底肥,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亩施50-75公斤。
  2. 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需及时浇水。
  3. 中耕除草:播种后约20天进行第一次中耕,之后每隔20-30天进行一次。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防治:重点防治荞麦病、赤霉病等,发病初期,可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2. 虫害防治:主要防治甜荞麦蚜虫、麦蛾等,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收获

  1. 收获时间:一般在8月底至9月初,当甜荞麦籽实成熟时进行。
  2. 收获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脱粒。

规程应用与效果

《宁南山区无公害甜荞麦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升甜荞麦的品质、增加产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显著意义,据相关数据统计,执行该规程后,宁南山区甜荞麦的产量提高了10%以上,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病虫害发生率降低了30%以上。

《宁南山区无公害甜荞麦生产技术规程》(DB64/T 1238-2016)为我国宁南山区甜荞麦生产提供了科学、统一的技术指导,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执行该规程,不断提升甜荞麦的产量与品质,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