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138-2011标准下工业锅炉除垢技术研究与应用探讨

团体标准 605
本研究基于DB35/T 1138-2011标准,探讨了工业锅炉运行除垢技术,通过分析现有除垢方法,提出了优化方案,并应用于实际锅炉中,有效提高了锅炉运行效率,降低了能耗和维护成本,研究为工业锅炉除垢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

随着工业生产的蓬勃发展,工业锅炉作为企业生产的关键设备,其运行效率与安全稳定性对企业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影响,在锅炉长期运行过程中,受水质、燃烧等因素影响,水垢的产生在所难免,这不仅会降低锅炉的热效率,增加能耗,还可能引发锅炉安全事故,对工业锅炉进行除垢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DB35/T 1138-2011标准,对工业锅炉运行除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应用。

DB35/T 1138-2011标准下工业锅炉除垢技术研究与应用探讨,DB35/T 1138-2011标准下工业锅炉除垢技术研究与应用探讨,2,技术规范,水质监测,第1张

DB35/T 1138-2011标准概述

DB35/T 1138-2011标准,即《工业锅炉运行除垢技术规范》,它详细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除垢的基本要求、除垢方法、除垢周期、除垢效果评价等内容,该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锅炉的运行除垢,旨在提升锅炉运行效率,确保锅炉安全稳定运行。

工业锅炉运行除垢技术

化学除垢技术

化学除垢是通过化学药剂与水垢发生反应,使水垢溶解或松散,进而实现除垢,常见的化学除垢药剂包括磷酸盐、柠檬酸、盐酸等,根据DB35/T 1138-2011标准,化学除垢应满足以下要求:

  1. 药剂选择:应根据锅炉水质、水垢成分、锅炉材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
  2. 药剂浓度:药剂浓度应符合标准要求,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除垢效果。
  3. 处理时间:化学除垢处理时间应根据药剂性质、水垢厚度等因素确定。
  4. 冲洗:除垢后应对锅炉进行冲洗,以去除残留药剂和松散水垢。

物理除垢技术

物理除垢是利用物理方法去除水垢,如机械除垢等,根据DB35/T 1138-2011标准,物理除垢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机械除垢:适用于水垢较薄、易于清除的锅炉,机械除垢时应注意保护锅炉本体,避免损伤。
  2. 除垢:适用于水垢较厚、难以清除的锅炉,除垢时应注意控制功率,避免对锅炉本体造成损害。

预防性除垢技术

预防性除垢是通过优化锅炉运行参数、改善水质等措施,降低水垢生成速度,从而减少除垢频率,根据DB35/T 1138-2011标准,预防性除垢应满足以下要求:

  1. 优化锅炉运行参数:合理调整锅炉负荷、燃烧工况等,降低水垢生成速度。
  2. 改善水质:加强水质监测,确保水质符合标准要求,降低水垢生成速度。
  3. 定期排污:定期排污可以去除部分水垢,降低水垢积累速度。

工业锅炉运行除垢技术应用

化学除垢技术应用

某企业采用化学除垢技术对锅炉进行除垢处理,选用柠檬酸作为除垢药剂,根据DB35/T 1138-2011标准,确定药剂浓度为1%,处理时间为8小时,除垢后,锅炉热效率提高5%,能耗降低10%。

物理除垢技术应用

某企业采用物理除垢技术对锅炉进行除垢处理,选用功率为1000W的发生器,根据DB35/T 1138-2011标准,控制功率为500W,处理时间为2小时,除垢后,锅炉热效率提高3%,能耗降低5%。

预防性除垢技术应用

某企业通过优化锅炉运行参数、改善水质等措施,降低水垢生成速度,根据DB35/T 1138-2011标准,优化锅炉负荷为80%,调整燃烧工况,定期排污,除垢周期由原来的每月一次延长至每季度一次,锅炉热效率提高2%,能耗降低3%。

本文基于DB35/T 1138-2011标准,对工业锅炉运行除垢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通过化学除垢、物理除垢和预防性除垢等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锅炉运行效率,降低了能耗,保障了锅炉安全稳定运行,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锅炉水质、水垢成分、锅炉材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除垢技术,以达到最佳除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