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975-2024 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43/T 2975-2024 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针对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了一套科学、环保的防治方法,规程详细解读了病虫害识别、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旨在降低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茶作为新兴的茶叶品种,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在茶叶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威胁不容忽视,如何有效防控病虫害,确保茶叶产量与品质,成为茶农与茶叶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围绕《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43/T 2975-2024)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DB43/T 2975-2024 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DB43/T 2975-2024 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2,技术规程,防治策略,第1张

《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43/T 2975-2024)概述

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43/T 2975-2024)是我国茶叶产业的重要行业标准,旨在规范茶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提升茶叶产量与品质,保障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该规程涵盖了以下关键方面:

  1. 适用范围:规程适用于茶叶种植区域,包括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全过程。
  2. 病虫害识别:规程详细介绍了茶叶常见病虫害的种类、症状、发生规律等,便于茶农及时识别与防治。
  3. 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提出了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具体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4. 防治药剂使用:规程对防治药剂的选择、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等进行了规定,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5. 监测与评价:规程要求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定期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评估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 提升茶农环保意识:茶农应充分认识到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规程,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2. 严格执行规程操作:茶农在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时,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防治效果。
  3. 加强病虫害监测: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定期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4. 科学选择防治药剂: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效果,科学选择防治药剂,避免盲目用药。
  5. 强化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资源,进行生物防治,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6. 推广新型防治技术:积极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提高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7. 加强技术培训:加大对茶农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茶农的病虫害防治水平。

《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43/T 2975-2024)为茶病虫害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在实际应用中,茶农和茶叶企业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提升茶叶产量与品质,推动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为茶叶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