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枯萎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发布,护航产业健康

团体标准 601
《DB36/T 1934-2024 苦瓜枯萎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发布,旨在通过绿色防控手段,有效遏制苦瓜枯萎病,保障苦瓜产业健康发展,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苦瓜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品种之一,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苦瓜枯萎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害,对苦瓜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防治苦瓜枯萎病,保障苦瓜产量和品质,我国正式发布了DB36/T 1934-2024《苦瓜枯萎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从规程的制定背景、具体内容、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苦瓜枯萎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发布,护航产业健康,苦瓜枯萎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发布,护航产业健康,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背景介绍

苦瓜枯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苦瓜的根部,导致植株生长缓慢、枯萎甚至死亡,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农药使用不当等因素影响,苦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和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为有效控制苦瓜枯萎病,保障苦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DB36/T 1934-2024《苦瓜枯萎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36/T 1934-2024《苦瓜枯萎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病害识别与诊断

规程详细介绍了苦瓜枯萎病的症状、病原菌特征以及病害诊断方法,帮助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准确识别和诊断病害。

绿色防控策略

规程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绿色防控策略,旨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 农业防治: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 物理防治:采用温汤浸种、土壤消毒、覆盖薄膜等方法,降低病害的发生。
  •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防控技术操作规程

规程详细介绍了各种防控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处理、土壤处理、田间管理等环节。

防控效果评价

规程提出了苦瓜枯萎病绿色防控效果的评价指标,包括病害发生程度、产量损失、农药使用量等。

实施与效果

DB36/T 1934-2024《苦瓜枯萎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病害发生程度降低: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苦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降低了病害对苦瓜产业的危害。
  • 产量损失减少: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使得苦瓜产量得到了保障,减少了因病害导致的产量损失。
  • 农药使用量降低: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轻了环境污染。
  • 农民经济效益提高:通过提高苦瓜产量和品质,农民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DB36/T 1934-2024《苦瓜枯萎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为我国苦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苦瓜产业的竞争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