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500-2024冷链物流仓储化管理规范解析,引领行业智能化转型

团体标准 602
《DB15/T 3500-2024冷链物流仓储化管理规范》解读,旨在推动冷链行业智能化升级,规范从仓储设施、管理流程、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提升冷链物流效率与安全性,助力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冷链物流行业作为连接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关键纽带,其战略地位愈发显著,为了提升冷链物流仓储管理水平,规范行业建设标准,我国正式颁布了DB15/T 3500-2024《冷链物流仓储化管理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旨在为冷链行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5/T 3500-2024冷链物流仓储化管理规范解析,引领行业智能化转型,DB15/T 3500-2024冷链物流仓储化管理规范解析,引领行业智能化转型,2,安全管理,规范解读,第1张

规范背景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仓储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数据透明度不足、管理不规范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也随之显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冷链行业向智能化转型,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DB15/T 3500-2024《冷链物流仓储化管理规范》。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冷链物流仓储的全面管理,涵盖仓储规划、设施设备、作业流程、数据采集与处理、安全与监控等多个方面。

仓储规划

规范强调,冷链物流仓储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合理布局:根据业务需求,科学规划仓储区域,确保物流流程高效顺畅。
  2. 功能分区:明确各功能区,如收货区、储存区、发货区等,以提高仓储运作效率。
  3. 智能化建设:应用先进技术,实现仓储管理的智能化。

设施设备

规范要求,冷链物流仓储设施设备应满足以下条件:

  1. 温湿度控制:确保仓储环境符合产品存储要求。
  2. 通风换气:保持仓储环境新鲜,防止微生物滋生。
  3. 安全设施:配备消防、安防等安全设施,确保仓储安全。

作业流程

规范要求,冷链物流仓储作业流程应包括以下环节:

  1. 收货:对收货产品进行验收、分拣、上架等操作。
  2. 储存:根据产品特性,合理分配储存位置,确保产品质量。
  3. 发货:根据订单要求,进行拣选、包装、配送等操作。

采集与处理

规范要求,冷链物流仓储化管理应实现以下采集与处理:

  1. 产品信息:采集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批次等基本信息。
  2. 库存监控:实时监控库存动态,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3. 物流跟踪:记录物流流程,实现物流的可视化。

安全与监控

规范要求,冷链物流仓储化管理应加强安全与监控:

  1. 数据安全: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2. 设备监控:对关键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
  3. 人员管理:规范人员操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规范实施与推广

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冷链物流仓储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投入智能化建设。

行业自律

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推动企业遵循DB15/T 3500-2024《冷链物流仓储化管理规范》。

企业实践

企业应积极应用规范,提升仓储化管理水平,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

DB15/T 3500-2024《冷链物流仓储化管理规范》的发布,为我国冷链物流仓储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规范的实施与推广过程中,各方应携手努力,推动冷链行业智能化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冷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