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41/T 2654苹果炭疽病防治规程,助力苹果产业健康成长的权威指南
《DB41/T 2654-2024 苹果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是保障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指南,针对苹果炭疽病防治提供系统技术规范,旨在降低病害发生,确保苹果产量与品质。
随着我国苹果产业的迅猛发展,苹果已成为我国经济作物中的佼佼者,苹果炭疽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病害,对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防治苹果炭疽病,提升苹果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发布了DB41/T 2654-2024《苹果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为我国苹果炭疽病的防治提供有益参考。
DB41/T 2654-2024《苹果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苹果炭疽病防治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防治措施,提升防治效果,确保苹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苹果炭疽病的发生与危害
苹果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袭苹果树的叶片、果实和枝干,该病害传播迅速,防治难度大,具有以下特点:
-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散,严重时导致叶片脱落;
- 果实发病后,表面出现黑色病斑,影响果实品质与外观;
- 枝干发病后,树势减弱,甚至可能导致树体死亡。
苹果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预防措施
-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苹果品种,从源头上降低病害发生。
-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合理施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及时修剪病枝、病叶,减少病原菌来源。
- 清洁果园:清除果园内的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原菌传播。
药物防治
-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根据病害发生情况,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防治。
- 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合理配制药液,避免过量使用。
- 轮换用药:为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应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
生物防治
- 利用天敌昆虫:引入或释放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控制病原菌数量。
- 利用生物农药:使用生物农药,如白僵菌、绿僵菌等,抑制病原菌生长。
DB41/T 2654-2024《苹果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为我国苹果炭疽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品种等因素,结合规程中的防治措施,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确保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苹果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苹果产业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果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积极推广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