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鲟鱼养殖技术规程DB53/T 1231-2024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53/T 1231-2024 鲟鱼养殖技术规程》解析了鲟鱼养殖领域的最新技术革新,规程详细阐述了养殖环境、饲料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改进措施,旨在提升养殖效率与鲟鱼品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实施该规程有助于规范养殖操作,保障鲟鱼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兴盛,鲟鱼作为我国珍贵的水产资源,其养殖技术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显得尤为关键,为此,我国正式颁布了DB53/T 1231-2024《鲟鱼养殖技术规程》,为鲟鱼养殖提供了严谨、系统的操作指南,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程,揭示其创新之处及具体实施方法。

2024版鲟鱼养殖技术规程DB53/T 1231-2024深度解读,2024版鲟鱼养殖技术规程DB53/T 1231-2024深度解读,2,技术规程,创新,第1张

DB53/T 1231-2024《鲟鱼养殖技术规程》由我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权威机构共同编制,该规程对鲟鱼养殖过程中的选址、设施建设、种苗选购、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尽规定,旨在提升鲟鱼养殖的产量与品质,推动我国鲟鱼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规程创新点

养殖选址与设施建设

规程明确了鲟鱼养殖场选址的严格要求,强调应选择水质清澈、水源充沛、交通便利的地域,在设施建设方面,规程对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增氧设备等设施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

种苗选购与放养

规程对鲟鱼种苗选购提出了严格标准,强调应选用健康、无病害、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优质种苗,在放养方面,规程规定了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时间,以维护养殖过程中的生态平衡。

养殖管理

规程对鲟鱼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规定,在水质管理方面,规程要求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达标;在饲料投喂方面,规程提倡根据鲟鱼生长阶段和需求科学搭配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在病害防治方面,规程倡导“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要求养殖户做好病害监测、疫苗接种等工作。

病害防治

规程对鲟鱼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病原检测、药物治疗、生物防治等,规程强调养殖户应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降低病害对养殖产量的影响。

规程实施方法

加强养殖户培训

为使养殖户全面了解和掌握DB53/T 1231-2024《鲟鱼养殖技术规程》的相关内容,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提升养殖技术水平。

完善机制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鲟鱼养殖的监管,确保养殖户按照规程进行养殖,对违规养殖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罚,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推广先进养殖技术

为提高鲟鱼养殖的产量与品质,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广循环水养殖、智能化养殖等先进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提升养殖效益。

加强病害监测与防控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病害监测体系,加强对鲟鱼养殖病害的监测与防控,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DB53/T 1231-2024《鲟鱼养殖技术规程》的发布与实施,为我国鲟鱼养殖业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加强养殖户培训、完善机制、推广先进养殖技术等措施,我国鲟鱼养殖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