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助力产业升级

团体标准 601
《DB53/T 1232-2024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发布,旨在规范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为罗望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产业升级。

罗望子,俗称酸角、罗望果等,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热带果树,其经济、生态及营养价值极高,近年来,随着罗望子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其种质资源的研究与保护愈发受到关注,为此,我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了DB53/T 1232-2024《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为罗望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提供了权威的依据,对于促进罗望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助力产业升级,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助力产业升级,2,高质量发展,第1张

DB53/T 1232-2024《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概述

DB53/T 1232-2024《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是我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自2024年起正式实施,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罗望子种质资源的描述方法、评价指标以及保存要求,旨在提升罗望子种质资源的品质,推动罗望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的主要内容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方法

DB53/T 1232-2024对罗望子种质资源的描述方法进行了明确,包括文字描述、图像描述和表格描述,文字描述应涵盖罗望子种质资源的名称、来源、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抗逆性等方面;图像描述应包括罗望子植株、果实等不同部位的图像;表格描述则需列出各项评价指标。

罗望子种质资源评价指标

DB53/T 1232-2024对罗望子种质资源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细化,包括形态指标、生物学特性指标、经济性状指标和抗逆性指标,形态指标主要包括植株高度、冠幅、叶片形态、果实形状、颜色等;生物学特性指标主要包括开花期、结果期、成熟期、生长速度等;经济性状指标主要包括果实产量、果实品质等;抗逆性指标主要包括耐旱性、耐寒性、耐盐性等。

罗望子种质资源保存要求

DB53/T 1232-2024对罗望子种质资源的保存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保存、无性繁殖保存和设施栽培保存,保存应采用低温、干燥、避光等条件;无性繁殖保存应采用扦插、嫁接等方法;设施栽培保存则需采用相应的栽培措施。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的实施与推广

加强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的宣传培训

各级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罗望子产业企业应积极开展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的宣传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标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建立罗望子种质资源数据库

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罗望子种质资源数据库,收集、整理和发布罗望子种质资源,为罗望子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推动罗望子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

各级政府部门应组织专家对罗望子种质资源进行评价,筛选出优良种质资源,为罗望子产业发展提供种质资源保障。

加强罗望子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罗望子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防止种质资源流失和退化,为罗望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DB53/T 1232-2024《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的发布实施,为罗望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推动罗望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罗望子产业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该标准,加强罗望子种质资源研究,为罗望子产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