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696-2024发布,沙棘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

团体标准 602
《DB14/T 1696-2024 沙棘播种育苗技术规程》发布,旨在通过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动沙棘产业迈向新高峰,助力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沙棘产业的蓬勃兴起,沙棘种植已成为助力农民增收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为规范沙棘播种与育苗技术,提升沙棘苗木的质量与产量,确保沙棘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我国正式出台了《DB14/T 1696-2024 沙棘播种育苗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为沙棘种植者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DB14/T 1696-2024发布,沙棘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DB14/T 1696-2024发布,沙棘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2,技术规程,第1张

《DB14/T 1696-2024 沙棘播种育苗技术规程》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沙棘播种育苗的省级地方标准,自2024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对沙棘播种育苗的选种、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沙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为沙棘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苗木资源。

选种与处理

  1. 选种:应挑选品种纯正、生长势头旺盛、抗逆性强的沙棘种子,并确保其来源于具备相应资质的生产单位,从而保障种子的品质。
  2. 处理:将沙棘种子浸泡于50℃的温水中,浸泡时间维持24小时,以促进种子吸水膨胀,浸泡后,需用清水彻底冲洗,并沥干水分。

播种

  1. 播种时间:沙棘播种通常在春季进行,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灵活调整。
  2. 播种方法:可采取条播或撒播的方式,条播时,行距保持在20-30厘米,播深为2-3厘米;撒播时,需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覆土厚度控制在1-2厘米。
  3.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约为0.5-1公斤。

管理

  1. 浇水:播种后立即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间,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
  2. 除草:及时清除苗床周围的杂草,防止其与沙棘幼苗争夺养分。
  3. 施肥:播种后,在幼苗生长初期,施用氮肥以促进生长;生长后期,施用磷钾肥,增强苗木的抗逆性。
  4. 修剪:对沙棘幼苗进行适时修剪,去除病弱枝,保持树形美观。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防治:沙棘常见病害包括叶斑病、炭疽病等,发现病害时,及时摘除病叶并集中销毁,同时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2. 虫害防治:沙棘常见虫害包括沙棘叶螨、沙棘蚜虫等,发现虫害时,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DB14/T 1696-2024 沙棘播种育苗技术规程》的实施,为沙棘种植者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将有助于提升沙棘苗木的质量与产量,为我国沙棘产业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沙棘种植者还需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提升自身素质,为沙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