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豆-饲草玉米套作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研究

团体标准 601
《DB51/T 1747-2014 拉巴豆-饲草玉米套作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探讨》一文详细解析了拉巴豆与饲草玉米套作技术的规程,探讨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作物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提升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拉巴豆-饲草玉米套作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种植模式,展现了其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本文将深入探讨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发布的DB51/T 1747-2014《拉巴豆-饲草玉米套作技术规程》,对其内容进行详尽解析,并针对其实际应用提出注意事项。

拉巴豆-饲草玉米套作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研究,拉巴豆-饲草玉米套作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研究,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51/T 1747-2014《拉巴豆-饲草玉米套作技术规程》概述

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拉巴豆-饲草玉米套作技术的规程标准,DB51/T 1747-2014由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制定,它明确了该技术的种植范围、品种选择、播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拉巴豆-饲草玉米套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水平。

解析

种植范围

拉巴豆-饲草玉米套作技术主要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的平原和丘陵地带。

品种选择

在拉巴豆品种选择上,宜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如拉巴豆2号、拉巴豆3号等,饲草玉米则应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如豫玉22、郑单958等。

播种方式

拉巴豆播种通常在春季,采用条播或穴播,播种深度约为2-3厘米,饲草玉米则在拉巴豆播种后15-20天进行,播种方式同拉巴豆,播种深度为3-4厘米。

田间管理

(1)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 (2)灌溉: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3)中耕除草:在拉巴豆和饲草玉米生长过程中,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 (4)病虫害防治:针对病虫害,采取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措施。

收获

拉巴豆收获期一般在播种后120-150天,饲草玉米收获期一般在播种后180-200天,收获时应选择晴朗天气,及时收获,以确保产量。

实际应用注意事项

  1. 合理规划种植面积,确保拉巴豆和饲草玉米协调发展。
  2.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3. 加强田间管理,密切关注生长状况,确保产量和品质。
  4. 针对病虫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发生率。
  5. 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套作技术的推广水平。

DB51/T 1747-2014《拉巴豆-饲草玉米套作技术规程》为我国拉巴豆-饲草玉米套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套作技术的应用效果,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